“值得一提的是,還原真實場景的虛擬仿真實驗和居家‘雲’上健身的體育課創新了在線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深受大家喜愛與歡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說,高校應對危機開展在線教育教學的實踐改變了教育的形態,形成了時時、處處、人人皆可學的教育形態。
9年來,中國慕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項共識在實踐中日漸凝練:要回應時代需求,就必須創新發展,把慕課建設作為加快中國教育現代化、發展“互聯網+教育”“智能+教育”的戰略先手棋,推進這場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課堂革命向縱深發展。
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師生們每天相約“雲端”、漫步學海,筆記本、平板電腦、手機齊上陣,在直播、慕課、翻轉課堂、微信互動中自由切換。
教師們創新教學模式,將原有慕課資源重新組織,將直播課回放視頻、電子版教材、授課教案、PPT等資料上傳至SPOC(小規模定制課程),形成全新的線上學習庫;將原有的紙質作業轉移至SPOC形成電子作業,通過學生互評檢驗學習成效;有的教師還開通了B站賬號和微信公眾號,將集成講義、筆記、視頻鏈接等全部直播課資源一鍵推送給訂閱的學生。
放眼全國,2019年起,教育部啟動實施一流課程“雙萬計劃”,加快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廣大教師投入課堂教學改革的熱情日益高漲,依托慕課產生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不斷湧現。跨校跨區域在線教學、“1(門慕課)+M(所大學)+N(個學生)”協同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MOOC+SPOCs(大規模在線和小規模定制)+翻轉課堂”正在越來越多地走進高校課堂。目前,教育部已認定1875門線上一流課程、72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和86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2022年3月,智慧高教平台的上線,對高校學生來說,平台打破高校的物理圍墻,實現了“一個平台在手,網羅天下好課”;對於廣大社會學習者來說,平台讓時時、處處、人人皆可學的願景夢想成真;對大學教師來說,平台提供的全方位大數據分析和互動服務,給教師裝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