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破解“誰來種糧”難題
http://www.CRNTT.com   2023-01-09 02:57:31


 
  解決“能不能種好糧”問題,科技賦能與社會化服務支撐,推動會種糧向“慧”種糧轉變。農業科技水平和社會化服務水平是影響“能不能種好糧”的兩大變量,也是穩定種糧意願激勵機制的關鍵。糧食生產科技水平當前重點是生產機械化水平,當前農業機械化在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不同環節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凸顯;糧食生產標準化程度高推動生產社會化服務需求也高,這無疑為擺脫種糧勞動力剛性約束、提高糧食生產效率提供了可行選擇,社會化服務將先進適用的技術、品種、裝備和組織形式等現代生產要素有效導入小農戶生產,推進糧食生產過程的標準化、專業化、集約化,以服務的現代化謀求種糧的現代化。一是耕地宜機化與生產機械化“雙輪驅動”,著力提高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夯實“種好糧”科技支撐。將丘陵山區作為我國宜機化改造重點區域,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顯示,丘陵山區6—25度之間的耕地約4.1億畝,耕地宜機化改造需求還很大;不斷推動糧食機械化生產關鍵環節減損提質,提高重點區域薄弱環節機具補貼額度,創新研發推廣高適應性技術設備,推動會種糧向“慧”種糧轉變,提升種糧效率與效益。二是推廣糧食生產全程托管,拓展全產業鏈社會化服務,夯實“種好糧”的服務支撐。深入總結推廣糧食生產全程托管創新試點經驗,大力推廣糧食生產全程托管模式,把增產提質內化為農民種糧邏輯,據農業農村部2020年調查數據顯示,糧食全程托管畝均實現增產10%—20%,減肥減藥10%—25%,節本增收150元—300元;引導各類服務主體從集中服務產中環節向產前和產後全產業鏈拓展,全產業鏈種糧社會服務促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讓小農更多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

  解決“怎樣抓種糧”問題,創新糧食安全責任共擔機制,激發重農抓糧的內生動力。糧食安全責任主產區、產銷平衡區、主銷區應共擔,構建責任共同體。解決“怎麼抓糧”關鍵要激發重農抓糧的內生動力,主產區以財政激勵為主,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以糧食自給率為基本約束,創新糧食安全責任共擔機制。一是完善糧食主產區、產糧大縣財政轉移支付機制,解決財政激勵不足問題。加強對主產區、產糧大縣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拓展產銷平衡區、主銷區對主產區的利益補償渠道,積極探索產銷平衡區、主銷區與主產區跨區合作的利益聯結機制,減緩糧食主產區和主銷區經濟發展的“剪刀差”現象。二是加快構建產銷平衡區、主銷區應有的糧食自給率約束機制。結合各省歷史數據,分類型、分地區、分安全系數來科學測算並確定各省的糧食自給率標準,實現從“要我種糧”向“我要種糧”的轉變,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糧食供給保障能力。三是積極創新重農抓糧責任落實機制。糧食安全實行黨政同責,創新責任落實落地有效機制。

  來源:人民論壇網  作者:藍紅星(四川農業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四川農業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後陳光燕對本文亦有貢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