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中國的“白領”群體是改革開放後出現的新興群體。相較於其他社會群體,城市白領內部的異質性較大,多重交叉的結構性因素共同塑造了白領群體的分化。
年齡層次的分化:新生代和老一代
按年齡,筆者將35歲以下的青年白領稱為新生代“白領”,以“85後”和“90後”年齡段為主。與之相對應的是36~60歲之間,多出生於60~80年代的老一代白領。老一代的白領在很大程度上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中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帶來了職業結構的變化,他們在市場中較早占據了先機,獲得了有較好市場回報的體面的職業身份。
相較於老一代白領,新生代白領則面臨著完全不同的結構性條件,他們獲得穩定的中產階層地位的難度加大,其內部的分化也更為迅速和劇烈。在職業發展上,絕大多數新生代白領在職業流動和個人生活的過程中面臨著比老一代白領更艱難的體制機制障礙。在個人生活層面,新生代白領面臨著更大的來自職業發展和個體生活的衝突,單身的青年白領存在不斷推遲婚育的現象,已經組建家庭的青年白領則面臨著個體發展與養老撫育的壓力博弈。尤為值得注意的是,老一代白領由於對新技術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更傾向於在實質性的社交圈子中互動並形成政治態度,而這種實質性的社交弱化了對社會政治的批判態度。而新生代白領因為社交圈子的匱乏,更傾向於通過互聯網構建陌生人社區來表達社會政治態度,而這種在虛擬空間的表達,往往因迎合網絡輿論的極化特徵,通常更具批判性和負面性。
收入水平的分化:金領和灰領
儘管城市白領從整體來看,屬於中等收入群體,但其頂部和底部的收入分化較大。其中,收入頂部的人群又被稱為“金領”,該群體多就職於勞動附加值較高的高盈利產業,例如互聯網、生物醫藥和金融科技等。“金領”對生活品質有一定要求,其工作和生活狀態是底層群體和普通白領向往的對象。然而,高收入並未轉化為金領對生活的高滿意度。近年來,為了預防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堅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國家加大了對高附加值行業的治理整頓,“金領”所在的一些領域盈利率明顯降低,超額回報機會迅速減少,這些行業未來將進入常態化發展階段。但過去的高速發展極大拉高了他們的社會流動預期,他們可能因為高流動預期和低流動現實之間的落差,從積極力量轉化為消極力量。
白領群體裡收入底部的人群被稱為“灰領”。隨著高校的擴招,批量生產的大學生群體使得灰領僅存的教育優勢逐漸消解,其在就業市場中的地位面臨著更大的競爭壓力。“灰領”群體雖然算不上教育制度的勝利者,但他們畢竟通過激烈的競爭考入大學,然而在進入勞動力市場之後發現向上流動通道並非如他們設想的那般開放和暢通,繼而出現了較強的失落心態,其社會不公感和不安全感都較普通白領更為強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