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共文化空間,應該如何建?
在我國許多農村地區,革命文化、民族文化、歷史文化富集,這些正是公共文化空間提檔升級的重要資源。不論是河南孟州市的老苗書館,還是浙江溫州市的龍溪藝術館,都為記住鄉愁打造了全新的文化載體,文化和歷史在此濃縮,空間承載了故事,建築也能夠被閱讀。不少村民表示,在這些文化空間,“讀到了家鄉的過去,知道了自己從哪裡來,無論是光輝的、衰落的、曾逝去的,以及還夢想的。以前在外說起家鄉總是模糊的,現在的家鄉具體了。我們也自信了!”與此同時,特色鮮明的公共文化空間發揮“以文促旅”的功效,能夠為鄉村旅遊、紅色旅遊、傳統文化體驗等充實豐富內容。
當然,僅僅做到設施空間的美化還不夠,搞好服務才能讓人氣可持續。一些地區將農村瀕臨消失的農耕器具、民間技藝、民俗禮儀、風土人情挖掘出來,以活態化的方式進行傳承和創新,既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又保護、傳承和復興了傳統文化;一些地區統籌規劃公共文化空間主題,不同空間的內容既有所區分又貫穿內在聯繫,從而串珠成鏈打造鄉村旅遊、紅色旅遊路線;一些地區針對留守兒童照護等痛點,開展“四點半課堂”、寒暑假托管班等服務,等等。貼近實際的服務引來村民的陣陣叫好。
希望各地立足自身特點,不斷適應農民群眾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期待,讓公共文化空間美起來,文化服務多起來,人們的精神生活充實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