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在雪場教親友滑雪還需要證明身份?近日,一則網絡視頻引發熱議。視頻中,一名雪友因在雪場內教外甥女滑雪遭到質疑,並被工作人員停用雪卡,直到出示戶口本後才被恢復。這樣的事件並不是個案,很多網友都抱怨有過類似遭遇。一些雪場以安全為由,禁止雪場內運動者相互之間學習交流,引發矛盾,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好的消費體驗。
雪場加強安全管理、打擊“黑教練”無可厚非。但是,在如何界定和識別“黑教練”問題上應該更加精準和謹慎。這幾年類似的事件中,當事人都是反復表明自己與被教學人之間是親友,但雪場不予理睬,仍然加以警告甚至禁止入場。這樣的做法顯然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無論對雪場的口碑還是滑雪培訓市場的健康發展都不利。
很多雪場提出,“按照相關條例規定,祗有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滑雪)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方可進行教學活動”。但這要看教學是否以盈利為目的。《全民健身條例》指出,國家對以健身指導為職業的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目的是打擊非法的“黑教練”經營行為。親友之間的簡單教學和技術交流顯然不屬於“以健身指導為職業”,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從安全角度來說,滑雪的確是一項風險性較高的極限運動,滑雪社會體育指導員是體育行業五個准入類高危國家職業資格項目之一。親友教學的過程中如果發生意外,責任誰承擔?這是需要正視的問題。近年來我國滑雪運動發展勢頭強勁,參與人員逐步增多,私人教學如果只是通過“一刀切”的方式簡單處理,不符合滑雪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需要。因此,一方面需要一系列法律法規加以規範管理,切實保證滑雪培訓行業中每個環節的權益;另一方面,這幾年滑雪運動“出圈”,尤其社交屬性大大提升。雪場應當進一步細化、優化服務,滿足雪友更多的消費需求。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對滑雪運動的安全性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即使在坡度較緩的初級滑道,零基礎的人如果沒有專業教練陪護,就很可能受傷或撞傷別人。那些願意教親友學習滑雪的雪友,還是需要掂量一下,如果發生危險,自己是否能夠承擔相應的責任?此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祗有各方都提高安全意識,劃清安全邊界,才能盡可能減少滑雪運動帶來的風險隱患,讓行業的發展更加健康有序。
北京冬奧會激起了全民冰雪熱,但是滑雪運動在我國還處於起步階段,市場整體還不夠成熟,這需要相關主管部門、市場主體、消費者的共同努力。既要嚴厲打擊雪場“黑教練”,維護正常市場秩序和滑雪愛好者的人身安全,更要通過一系列手段破解滑雪教學人才短缺的難題,針對不同階段的玩家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和更好的消費體驗。雪場培訓要進一步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行業標準和服務標準,強化行業監管和自律能力,規範市場經營主體行為,推動市場規範有序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常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