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http://www.CRNTT.com   2023-02-14 11:45:00


  中評社北京2月14日電/網評: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顧亞奇

  新春伊始,文化領域捷報頻傳。春節檔電影票房突破67億元,上映國產電影主題積極、類型多元、專業性強,反映了近年來中國電影製作水準的不斷進步。這段時間上映的幾部國產電視劇,也贏得觀眾廣泛好評。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並從人才隊伍、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產業等多個方面進行部署。錨定新坐標、扛起新使命,不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才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文化支撐。

  以高質量精品創作激發引領力。衡量文化事業發展狀況,最重要的標尺是文藝作品的整體質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最終要體現並落實到用優秀作品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上來。要贏得人民認可,文藝創作必須量質並進,在“高原”之上再攀“高峰”。“高峰”之“高”,在於它經得起時間檢驗,在於它在文藝史上的標杆價值,在於它代表一個時代文化藝術的高水平成就。文藝工作者祗有立足偉大實踐,既精益求精、勇於創新,又朝乾夕惕、久久為功,深刻把握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才能創作出有生活溫度、社會廣度、歷史厚度和思想深度的經典之作。

  以高標準公共服務提升凝聚力。以文化人、藝術養心,文化事業是培根鑄魂的全民工程。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助於最大程度提升社會凝聚力、民族向心力。具體而言,應常態化開展覆蓋全民的大眾閱讀、藝術普及、百姓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平台,精準對接不同群體的文化需求;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探索非遺活化利用新路徑,更好推動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總之,讓廣大人民群眾成為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展示者、欣賞者、分享者,才能為建設文化強國注入不竭動力。

  以高站位謀篇布局鍛造競爭力。要統籌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將文化建設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強化文化賦能,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例如,與創意產業協同支撐“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與旅遊產業融合擴大休閑文化消費。同時,推動文化領域“數智化”轉型,以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的深度應用,重塑現代文化產業。要順應文化產品和服務生產、傳播、消費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場景化趨勢,推動智慧場館、虛擬展演等文娛新業態健康發展。

  以高素質人才隊伍激發創造力。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文化大繁榮大發展需要加強文藝隊伍建設。從文藝組織角度看,既要重視文藝院團人才梯隊建設,也要關注新文藝群體的成長。網絡作家、獨立制片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