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對企業主導推進創新還制訂了量化計劃。
比如,浙江提出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00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100家,組建創新聯合體10個;廣西計劃建設區內外聯合研發、科技服務、創新聯合體等平台20個以上,新增自治區級科技創新平台15家、成果轉化中試基地12家,轉化成果1000項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將科技創新和地方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相結合,拓展創新“鏈”式形式,期待讓創新驅動發展的輪子“轉起來、快起來”。
內蒙古提出堅持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布局創新鏈,推動科研經費投向和科研項目布局向能源、奶業、草業、種業、稀土等重點領域集中,計劃把科技研發、資本運作、項目孵化、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等功能集成起來,讓創新驅動這個輪子轉起來、快起來;四川提出加快產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實施釩鈦稀土、智能裝備、軌道交通、綠色低碳優勢產業、航空與燃機等重大科技專項;河北提出要實施主導產業壯大行動,聚焦鋼鐵、裝備、石化、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
一些地方還將金融拉進了科技創新的“朋友圈”。比如,重慶提出“強化科技金融支撐”,推廣知識價值、商業價值信用貸款,促進專精特新、科創培育等基金市場化運作,健全科技企業上市服務機制;湖北提出支持發展“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培育更多政產學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創新共同體;福建計劃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科技改革攻堅繼續推進,人才政策普遍受到重視
從大數據統計結果來看,“改革”二字也是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內容的重要關鍵詞之一。
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2021-2023年)》。2023年是3年攻堅的第三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在項目、經費管理制度,科技成果轉化模式,人才評價、激勵制度,人才鬆綁、減負政策等方面均有較為集中的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