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式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
http://www.CRNTT.com   2023-03-15 07:49:27


 
  提高中小城市的承載能力和吸納能力,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

  文章提出,城市是城鎮化的主要載體,二、三產業依托城市布局和發展。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具有特殊的優勢。根據空間經濟學理論,城市達到一定規模,便具有規模經濟和集聚效應,謂之“虹吸效應”,因此大城市會越來越大。問題是城市並非規模越大越好,“大城市病”如影隨形,生活成本提高,交通擁堵加劇,環境質量惡化,管理難度增大。與此同時,周邊的中小城市對經濟要素的競爭處於明顯劣勢,城市規模很難隨之擴大。建立合理的城市體系是提高城鎮化質量和中小城市對產業和人口吸納能力的重要內容。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都市圈是都市輻射影響的範圍,沒有都市就沒有都市圈。所謂都市就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輻射功能強的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謂之超大城市,500萬至1000萬謂之特大城市,300萬至500萬謂之I型大城市,因此,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城市可界定為都市。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來看,中國已有30多個都市,因此可形成30多個都市圈。都市圈規劃和建設的目標是同城化。通過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圈”,使都市和周邊地區建立更為密切的聯繫,加強對周邊城市乃至農村的輻射和帶動,使城市周邊地區同步發展起來。都市圈和周邊的城市圈相互耦合形成城市群,城市群的範圍比都市圈要大一些。城市群發展的目標是網絡化。通過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使每個城市成為城市群網絡上的一個節點。城市之間加強分工與合作,變分力為合力,變單個城市的國際競爭力為城市群整體的國際競爭力。無論都市圈,還是城市群,對中小城市的發展都是有利的。交通的網絡化和便利化,使中小城市的區位劣勢在弱化,而成本優勢在強化。中小城市便有條件承接從大城市轉移來的產業。隨著就業崗位的增加,城市規模隨之擴大,與大城市的差距將會縮小,合理的城鎮體系可望形成。這對防治“大城市病”也是有效的,有利於都市的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減輕都市的人口壓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分別提出,推動沿黃特大城市瘦身健體、減量增效,推動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區瘦身健體。所謂 “瘦身健體”就是通過產業結構升級和空間布局優化,使城市規模不再迅速擴大,但功能不斷增強。應把不適合大城市發展的高排放、高耗水、高耗能產業轉移出去,把成本敏感型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周邊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創造發展的機會。

  應足夠重視城鎮的發展,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文章分析,城鎮是城鎮化的重要載體。中國有33970.09萬人居住在縣城和小城鎮,占全部城市和城鎮人口的37.15%。中國共有1438個縣(不包括直轄市所屬的縣,不包括縣級市、縣級區,包括自治縣、旗),意味著有1438個縣城,假設縣城平均人口10萬,居住的人口共計14380萬,幾乎相當於84個大城市的人口。按照現在的行政體制,相當多的縣城仍是建制鎮,衹有少量的縣設立了街道。東部地區有的縣城規模相當大,有的超過30萬人,是名副其實的中小城市。當然,縣城規模差異很大,中西部有的縣人口少,不少缺乏產業支撐,所以縣城人口規模也比較小。但無論如何,應把縣城作為城市看待,做好城市規劃,發展產業,集聚人口,使其在城鎮化進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小城鎮無論規模大小,其地位不可忽視。小城鎮是城市之尾、鄉村之首,是農村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在鄉村振興中擔當著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使命,為將近5億的農民提供服務。未來還有相當數量的農民進入城鎮生活和工作。鄉鎮政府是中國的基層政權機關,是最接近廣大農民的政府機構,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針”。然而,這根針還不夠硬,功能還不夠強。相當數量的小城鎮由於體制原因,仍具有相當程度的自然性和封閉性,產業比較薄弱,有些仍是地地道道的“大農村”。在城鎮化過程中,應通過完善小城鎮的基礎設施,按照城市標準進行規劃和建設,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由封閉轉向開放,更好接納來自農村的農民和來自城市的居民,繁榮小城鎮經濟,使小城鎮成為宜居宜業和美的地方。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