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7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國家發展改革委3月16日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面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推動城鄉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工作補短板強弱項有關情況。此前,為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圍繞“補短板強弱項”提出五方面15條具體措施。
“八部門聯合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對各項工作作出明確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司長劉德春表示,要加強疫情監測和常態化預警處置能力建設,抓好養老機構、醫療機構、學校等重點機構和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大型場所人員的健康監測設施和能力建設,切實解決好基層一線能力、藥品、設備等方面的短板弱項;堅持平急統籌、城鄉統籌,提升我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水平和重大傳染病防治能力,積極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因地制宜鞏固農村廁所革命成果,深入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動員全民參與,推進愛國衛生運動進機關、進單位、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引導群眾樹牢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慎終如始做好家庭和個人防護。
關於建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舉措,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副司長吳翔天介紹,近年來,中央和地方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特別是2020年以來,中央安排投資1100多億元支持全國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為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水平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將加快推進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等疫情防控救治相關重點項目建設,發揮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強應急醫藥儲備管理,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繼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與保障能力。
“在健全疫情監測體系和信息報告制度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密切配合,加強醫防協同,共享醫療機構監測信息,開展了病例報告監測、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診室)監測、哨點醫院監測、病毒變異監測、城市污水監測、重點場所和重點人群監測、人群核酸和抗原檢測監測、醫療機構在院病例監測、社區人群哨點監測、網絡調查等工作,現已初步形成兼顧常態與應急、入境與本土、城市與農村、一般人群與重點人群的多渠道傳染病監測體系。”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常昭瑞說,將強化輸入疫情和新型變異株監測,完善多學科專家隊伍,發揮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在疫情防控中的基礎作用,做好新冠、流感等傳染病監測預警工作,強化疫情形勢分析和趨勢研判。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作出部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副司長楊宏毅表示,將重點推動三方面工作。一是提高城鄉環境衛生作業質量,做好公共區域清掃保潔,提高機械化清掃率,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二是持續抓好城市背街小巷、老舊小區、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的環境衛生治理,努力改善薄弱環節環境衛生面貌,繼續做好人員密集場所及其周邊的環境整治工作。三是做好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運處理工作,推動農村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穩步提升治理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