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樣本觀察
http://www.CRNTT.com   2023-03-30 14:59:45


 
  城市路標

  沿江、臨滬、達海

  太倉位於長江入海口南岸,擁有38.8公里黃金岸線、-12.5米深水航道。站在太倉港,只見塔吊林立、貨堆如山、車輛穿梭、船只往來不停,繁忙景象可讓人聯想起當年,在這片土地上浩浩蕩蕩出海起錨的鄭和船隊。

  通江達海,因港而興。30年前,太倉港打下萬噸碼頭建設第一樁。而如今,港區集聚18家世界500強企業和總投資約319億元的央企項目,形成全球最大集裝箱製造基地、亞洲最大高級潤滑油基地、江蘇沿江最大火力發電基地。

  “北風呼嘯,荒無人煙,只見蘆葦和茅草。”港區退休幹部邢高前仍記得1992年江邊場景,不過當時已有新加坡客商和他分析太倉港的特別之處:如果把長江比作龍,長江口是龍嘴,太倉港的地理位置,如同龍嘴裡一顆夜明珠。

  “明珠”光芒持續閃亮:2022年太倉港集裝箱吞吐量超800萬標箱,今年1-2月完成77.5萬標箱,同比增長21.6%;開辟運營集裝箱班輪航線217條,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往來。

  以港強市,港口被視為太倉城市發展的核心戰略資源。目前正統籌推進江海河聯動發展和港鐵雙樞紐建設,構建內河喂給、長江集並、沿海內貿、近洋直達、遠洋中轉航線網絡,加速邁向“千萬標箱大港”。

  接軌上海,深度融合。從太倉市政府到上海人民廣場,車程約50公里、1小時可達。天氣晴好時,登上政府附近大樓能望見陸家嘴的上海中心。太倉站和太倉南站投入運營後,與上海最近處僅隔一站。“上海下一站”名副其實。

  太倉和上海很近,且30年間距離不斷拉近:最早派人騎自行車去上海,接回“星期天工程師”指導工業生產,後又緊隨浦東開發腳步,與上海同頻共振。促進長三角地區深化改革、協同開放的《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中,11次提及太倉,太倉成為虹橋商務區的北向拓展帶的一部分,“虹橋北”真正成為“北虹橋”。

  滬太同城,區域共建共享。刷上海公交卡可在太倉坐車,刷太倉醫保卡可在上海看病;規劃千張床位的瑞金醫院太倉分院計劃於2025年投入使用,將協同推進醫療、教學、科研成果轉化,形成“瑞金總院—北部院區—太倉分院”一小時醫療服務圈。

  深度融合,成色見於細節。企業項目通過上海的推介會被引入太倉,產業成果由太倉生成配套往上海去;集裝箱從太倉港往上海港只需一次查驗,貨物到上海港等同進太倉港,兩座大港將拓展直連直通的遠洋航線,打造江海聯運核心港區與近洋運輸集散中心。

  對照學習、對標追趕,太倉響亮喊出“下一站上海”。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進程提速,太倉正以全新姿態,與上海產業鏈、供應鏈和交通圈、生活圈進一步接軌。

  志在四海,萬里比鄰。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同樣身處內河臨近大海,德國漢堡港與太倉港相距兩萬多海里;同樣生長高大挺拔的水杉,太倉新瀏河畔與德國黑森林山川異域卻風月同天。1993年德國企業家斯坦姆在異國卻引發思鄉之情,於是落子於太倉。

  30年間,一顆種子長成參天大樹:克恩-裡伯斯(太倉)從衹有6個人的小工坊,躍升為年產值15億元的“彈簧大王”;太倉匯集德企近480家,累計投資60億美元。

  在外資高地蘇州,60億美元的規模不算大,但太倉的外資質量之高卻引人贊嘆:“隱形冠軍”企業55家,德國前十大機床企業中六家落戶,德企畝均產值高達1400萬元。

  鬥轉星移,水杉林依舊挺立,太倉又增添不少“他鄉似故鄉”的元素:德國酒店行業翹楚“瑪麗蒂姆”投入試運營,德式餐吧“申德勒加油站”加的不是汽油而是正宗的德國啤酒,中德友好幼兒園等生活配套愈加完備。

  如今許多德國商人描述太倉是“上海旁邊一座大城市”,其實這個城市“大”在定力:三大路標引領,三十年方向不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