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2022年年報進入密集發布期。截至4月12日16:00,總計1564家A股公司披露年報,其中擬現金分紅公司1171家,占比近75%,分紅金額合計約9590.55億元。從現有趨勢看,A股公司分紅金額有望再破紀錄。
證券日報發表記者賀俊評論文章表示,在分紅金額迭創新高之際,股息率也愈發成為市場焦點。對不少上市公司而言,由於股息率中的分子(股息)逐年增加,而分母(股價)並沒有相應上漲,使得股息率越來越誘人,甚至高達兩位數。
統計數據顯示,高股息率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國企,尤以銀行、資源、能源類上市公司居多。例如,已披露年報的24家上市銀行中,超五成股息率超過5%。相比之下,1年期定期存款的基準利率僅為1.5%。面對這一差距,難免會產生“存銀行不如買銀行股”的觀點。
文章指出,股息率峰值越來越高,高股息率公司越來越多:一方面,彰顯出相關公司的投資價值;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投資價值未被充分認知。因此,在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同時,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探索建立也需要進一步提速。
第一,要推動高股息率公司叫好更叫座。在住戶貸款尚在回暖的背景下,要加快對“存銀行不如買銀行股”觀點背後的問題深入剖析並以此為抓手,不僅要從理念層面上改變市場固有認知,更要從安全層面上,改善以銀行為代表的國企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等關鍵指標,確保金融安全、產業鏈安全。此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圓滿收官,相關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質變也需要在資本市場上得到認可,並為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提氣”。
第二,要為高股息率公司創造更友好的再融資環境。很多高股息率公司上市至今分紅總額已遠超IPO時的融資額,但是由於估值較低甚至很多跌破淨資產,根據相關規定很難進行增發融資,大大提高了生存和發展的成本,也降低了對二級市場的興趣。因此,在體系建設層面,要讓這些公司在二級市場看到希望。
第三,高股息率公司與機構要積極“雙向奔赴”。數據顯示,2022年機構調研國企上市公司的覆蓋面為58.95%,平均調研機構數量為55.50家;機構調研非國企上市公司的覆蓋面為75.85%,平均調研機構數量為102.69家。從兩個指標的差距不難看出,國企上市公司與機構亟待進一步“互聯互通”。衹有瞭解才能理解,隨著註冊制改革全面落地,機構對國企上市公司成長性和安全邊際的認知都有待全新解構。
文章強調,優質國企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壓艙石。誠然,影響上市公司估值的因素很多,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建立雖非一日之功,但也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加快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更好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