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糧吃糧,貪欲和僥幸心理作祟大搞權錢交易
有利可圖,商人老板才會百般討好,掩蓋在所謂“兄弟”“朋友”情誼背後的往往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
“糧食系統因其封閉性、專業性以及垂直性等特點,在糧食領域購、銷、儲重點環節及涉糧工程項目上缺少社會監督,別有用心之人從中尋找貪腐的可乘之機,不法分子找到了權力尋租空間。”辦案人員介紹,王青年在糧食系統工作十餘年,先後任職原省糧食局關鍵崗位,熟悉糧食系統相關業務,瞭解內部監管盲區。不法商人“圍獵”王青年,無疑是看中了他手中掌握的關鍵權力和稀缺資源。
低溫糧庫作為一種新型的儲糧設施,因其恒溫恒濕等特性,在減少糧食變質、保障糧食品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和廣泛推廣。
2014年,原省糧食局開展成品糧應急低溫儲備庫示範專項建設工作,由王青年所在的倉儲管理處牽頭負責。這原本是王青年擔當盡職、守護天府糧倉的幹事機遇,但抵制不住利益誘惑的他,卻將此視為謀取私利的機會,向自己的商人“朋友”大開方便之門。
成都某科技公司股東鄧某,是王青年落馬前關係最鐵的“兄弟”,也是向其行賄金額最高的人。為了幫助鄧某所在公司承攬低溫儲備庫建設項目,王青年多次在各市(州)、縣(市、區)參加的糧食系統重大會議等公開場合表達對該公司低溫儲糧技術的信任,私下也通過打電話、組織飯局、調研考察等方式向糧食儲備庫相關負責人進行“擔保式”舉薦,使得該公司順利取得低溫儲備庫建設項目。
王青年交代,他認為鄧某能幹、體貼、講義氣,“對於此人的請求,我毫無原則地有求必應、言聽計從,儼然成了這名銷售經理手下的得力幹將。”如此這般的傾力付出,當然也換得不菲的“回報”。從2013年至2021年,王青年23次收受鄧某現金達122萬元。
不只是低溫糧庫建設,作為掌握全省糧食倉儲工程等項目審批大權的倉儲管理處處長,王青年在全省糧食倉儲監督管理和政策制定上也具有很大的話語權。
在日常儲糧實踐中,除進入各級糧庫進行保管的糧食外,還有一部分糧食以分散的形式儲存在農戶家中,因量小分散、技術條件有限,這部分糧食往往損耗較多,各級糧食部門在農用儲糧器具推廣應用上下了很大功夫。
在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建設工作中,原省糧食局在相關項目招投標前置條件中新設“生產監制證書”准入制度,旨在加強行業監管,保障該項惠農器具生產工藝規範,產品安全有效。
然而,在審核辦理生產監制證書的過程中,王青年卻擅自運用手中的權力,將是否賄送“好處費”作為評定第一批取得生產監制證書企業的唯一“標準”。經查,2012年7月原省糧食局公布的第一批取得生產監制證書的7家企業,均存在向王青年賄送現金、購物卡等問題。僅此一項,王青年的涉案金額就達207.2萬元。
2016年,擔任原省糧食局副局長後,由於不分管具體的糧食項目建設工作,王青年也想過就此收手。可他此時早已與商人老板們深深捆綁在一起,既沒有堅定的決心,更割舍不下潛在的利益。
貪欲和僥幸心理作祟下,他依然把權力作為享樂和撈取金錢的資本。“甚至還利用職務影響,不遺餘力地為商人老板承攬項目、催賬收款。逢年過節照例在收受錢物,搞權錢交易。”王青年在自我剖析時寫道。此時,他已徹底墜入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深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