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5-08 09:08:30


   
  交通一体化正由“蓝图”变“现实”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情况如何?
  
  陆化普(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随著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稳步推进,在支撐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方面,交通正发挥其战略性、引领性、基础性、服务性作用。
  
  建立了強有力的协同机制。三省市形成了跨区域、宽领域、多层次的“5+1”协同机制:“5”指五个层面对接机制,即国家层面的交通运输部京津冀暨雄安新区交通建设协同工作机制、三省市交通运输部门层面的区域交通一体化联席会议机制、省直部门层面的交通一体化联席会议机制、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层面的交通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京津冀毗邻区域市县层面的交通一体化工作机制;“1”指一套日常对接机制,即常态化专题会议、应急联动、联合执法、信息共享、规范性文件交叉备案等日常协同工作机制。9年来,京津冀三地召开交通运输部门对接会议70余次,签署接线协议23份,制定区域协同标准10项。深化交通数据共享,建立交通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打通数据传输链路,拓展数据共享范围,实现了“两客一危”、路网运行等4大类10项信息共享。
  
  持续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在一张蓝图指引下,京津冀三地创新铁路建设模式,联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组建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北京方面,京张高铁、京哈高铁、京雄城际以及京唐京滨城际等干线铁路陆续建成投运,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小时通达,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天津方面,在京津、京沪、津秦、津保等高铁城际基础上,新开通京滨城际北段、京唐高铁,高铁城际里程达410公里,铁路总里程1468公里,路网密度全国第一,初步实现了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通达。截至2022年底,河北省铁路通车里程达8243公里。
  
  京津冀公路网不断织补加密。京台、京昆、京礼、大兴国际机场高速等先后建成通车,北京市域內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天津重点建成津石高速天津西段、唐廊高速(一期)、京秦高速、京台高速4条高速公路和7条普通国省道接口路,与京冀高速公路接口达16个,普通国省道接口达31个;高速公路里程达1358公里,公路网密度全国第二。截至2022年底,河北省公路里程达20.9万公里,9年来累计打通拓宽京津“对接路”42条段2540公里,连通干线公路达47条。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亮点突出。一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轨道交通和內外路网建设齐头並进。轨道交通方面,地铁6号线西延、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等工程顺利完工,市郊铁路副中心线开通並东延至乔庄东站、西延至良乡站,已形成“三城轨一市郊”的横向轨道交通网络。道路方面,广渠路东延开通,京哈高速拓宽改造及东六环路入地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骨干路网格局得到有效完善。交通枢纽方面,东夏园、通马路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门户作用不断強化。二是雄安新区综合交通规划树立了未来交通发展标杆。雄安新区全面制定和推进交通系统与用地深度融合、多种交通方式交通基础设施与交通服务的一体化方案,对规划建设绿色交通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进行了全面探索。三是一体化交通服务不断创新。北京开通了平谷到遵化、平谷到兴隆等6条省际班线的公交化运营试点;实现了38条公交线路跨市域运营,服务范围辐射环京10多个县市;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与全国357个城市实现了互联互通。四是智慧港口建设取得突破。天津成立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天津市推进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条例》的出台为天津港注入了強劲发展动力。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建成,2022年吞吐量突破100万标准箱,随著“5G+北斗”全天候、全工况、全场景运行模式逐步完善,码头生产调度、路径规划进一步优化,比传统码头作业效率提高20%以上。
  
  与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定位相比,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一是继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以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多种交通方式无缝换乘,持续完善“轨道上的京津冀”。二是消除交通数据孤岛、实现交通信息共享。这是实现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需要在体制机制和顶层设计上创新突破。三是推动交通与国土空间融合发展,从根本上实现土地利用集约节约、交通出行便捷高效,提供世界一流交通服务。四是进一步提高综合交通体系智能化水平,改变“重建设、轻功能,重硬件、轻软件”的现状,切实发挥智能交通系统实时分析诊断和综合优化決策作用。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持续向好
  
  生态环境协同是协同发展的底线,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取得了哪些成效?
  
  贺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生态环境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在统一规划、统一立法、统一标准、联合执法等方面创新协作体制机制,协同治理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2013年至2014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多次发生大面积灰霾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京津冀是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国务院2013年、2018年先后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京津冀开展了散煤清洁化替代、工业提标改造、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落后产能淘汰等一系列专项治理。通过协同治理,京津冀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大气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优良天数增加,空气质量从“持续向好”向“蓝天常现”转变。
  
  相较2014年,2022年京津冀二氧化硫(SO_2)年均浓度下降超过80%,细颗粒物(PM_2.5)年均浓度和一氧化碳(CO)第95百分位数下降均超过60%,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二氧化氮(NO_2)年均浓度分别下降超过50%和40%。其中,北京市PM_2.5年均浓度从2014年8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改善速度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2021年,北京市PM_2.5、SO_2、NO_2、PM_10、CO、O_3(臭氧)六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值首次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由於大气的高流动性,单一城市在区域大气污染中难以独善其身,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与区域联动一体化措施之下京津冀空气质量的整体提升密不可分。2014年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城市中,京津冀占8席,2022年京津冀城市基本退出后10位,空气质量改善速度全国领先。
  
  京津冀地处华北平原,气候较干燥,人均水资源量远低於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京津冀所处的海河流域水质也明显差于长江、黄河、珠江流域。在这样的背景下,京津冀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水环境质量提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均动态达到“十四五”国家目标要求,且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
  
  白洋淀生态修复是京津冀水环境改善的突出案例。白洋淀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包含143个淀泊和3700条沟壕。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於气候干旱导致上游来水减少、淀区工农业用水量增加等原因,白洋淀水位持续下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和雄安新区建设启动以来,白洋淀建立了多水源补水机制,统筹引黄入冀补淀、南水北调等补水渠道,並通过全面清理补水河道提高输水效率、保障输水水质。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白洋淀水位情况,淀区面积由约170平方公里恢复至293平方公里左右。同时,白洋淀全面贯彻实施入淀河流水质管理,通过治理工业和城镇、乡村污水,确保入淀河流水质达标。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2021年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从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至Ⅲ类,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同比分别下降16.8%、30.4%和16.1%,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质量和生态功能也明显提升。一是生态质量协同改善。京津冀森林覆盖率逐年稳步提升,总体上升了0.9%。植被生物量增加了6.0%,河北与北京、天津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生态保护力度的协同性加強。跨区域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与地质公园等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了52.4%。二是生态系统服务协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是联系人地关系的桥梁,京津冀固碳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均增強,物种栖息地面积整体增加,三地共建共保是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协同提升的关键。三是生态安全格局协同保障。“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完成了生态空间划分,通过划分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和生态防护修复区,协同保护了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和禁止开发区域,坝上高原风沙防治地区、燕山—太行山山地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地区和环渤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以及城市发展地区、平原农业地区和沿海产业发展地区。通过分区差異化管控,有力保障了京津冀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
  
  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同时,京津冀生态保护也面临诸多挑战,臭氧污染、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以及城市群內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跨区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未来需进一步加強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京津冀水土气多介质污染综合防治。同时加強顶层协同规划,通过构建高效、智能的区域一体化生态环境安全监测和协同管理、決策平台,保障京津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经济日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