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2日電/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既要拆“籬笆”,又要換掉“籬笆”滋生的“土壤”。要善於運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進一步健全相關體制機制和配套制度,培育有利於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土壤”。這樣的部署,很及時,也十分必要。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顧陽評論文章表示,自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印發實施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取得初步成效,社會共識進一步增強,重點任務的實施路徑進一步明確,對於穩定發展預期、釋放市場活力、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循環暢通等發揮了積極作用。
文章稱,拆除制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籬笆”,是各地各部門在實踐中最普遍最直接的做法。例如,針對市場廣為詬病的二手車限制遷移問題,有關部門全面取消了限遷政策,通過促進商品要素的自由流通,有效盤活了二手車市場。再如,在政府採購、重點工程、交通水利等領域,串通投標、掛靠投標、行賄中標等行為都是長期影響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堵點難點。去年以來,相關部門和地方採取專項行動,劍指地方保護頑疾,累計辦結了78件行政壟斷案件,及時糾正了指定交易等不當市場干預行為,受到經營主體的歡迎。
文章指出,也要看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很多難題尚不能通過拆“籬笆”實現“藥到病除”,特別是那些經年累積的體制機制問題,如果不能更換或改良其賴以生存的“土壤”,即便“籬笆”已拆除,那麼也很有可能卷土重來。正因為此,在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過程中,我們既要堅持問題導向,對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又要強化標本兼治,注重久久為功。也就是說,既拆“籬笆”又換“土壤”,已成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內在要求。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強調要堅決打破思維定式、防止本位主義,在深化改革上下更大功夫,進一步優化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健全激勵約束和考核評價體系,完善適應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體制機制。這為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明確了方向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