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府有力協調生產與消費提供範例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認為,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現代化歷程有何不同之處?
葛凱:在我看來,中國與其他工業化“後發者”之間的相似點多於不同點。中國常被視為政府成功引領現代化的典範,是其他發展中國家希望效法的。其實,中國也提供了政府有力協調生產與消費的範例。我注意到,消費主義經常是現代化研究的“事後想法”。學術界曾一直以為,生產出來的任何產品都會自動地被消費,對產品的需求是無限的。直到最近幾十年,關於現代化的研究考察了人們是如何“學習”想要越來越多東西的,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也需要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獲取這些東西。簡言之,如果沒有消費主義,也不會有工業化;反之亦然。這一關係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還很難看出來,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一關係則變得非常明顯。
我剛才提到,新中國現代化的突出特徵是政府發揮了核心作用。相比之下,較少被關注的一點是中國政府不僅決定著國家優先生產什麼,還決定著國民優先消費什麼。我用“國家消費主義”來描述這種政府同時涉足消費主義三個方面的情況:生產什麼、誰得到生產出來的產品;與這些產品有關的理念;擁有這些產品如何定義人們的身份。人們開始使用特定品牌的產品以表明自己是誰——富有的農民、有影響力的官員、成功的企業管理者、知識分子、城市居民等。在“年輕”的新中國,每個城市家庭都有一段渴望擁有並想辦法購置“三大件”的經歷。以手表為例,在20世紀60年代末,地方品牌、國家品牌、國際品牌的複雜社會等級結構就已出現了。
當然,在新中國成立早期,政府更多地致力於使國民的勞動產出最大化、消費欲望最小化。即使在這一階段,政府有時也需要國民增加消費。例如,20世紀50年代,蘇聯服裝傳入中國後一度成為中國人的時髦穿著。工業化實現後,鼓勵消費是一種以物質獎勵驅動人們更加辛勤勞動的方式。但值得警惕的是,不平等或將伴隨工業化而來,比如在工業資本主義國家,城市居民、工人、腦力勞動者成為工業化的“贏家”,農民、女性、體力勞動者則陷入劣勢。正因如此,中國政府出台了旨在解決社會不平等問題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