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始終處於本土族群與外來族群的融合過程中 |
中評社╱題:中華文明起源“融合說”——基於邏輯、文獻與考古成果的假說 作者:朱磊(北京),閩南師範大學教授/經濟學博士、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訪問學者
【摘要】本文試圖基於邏輯、文獻與考古成果對中華文明的起源脈絡進行勾勒,讓考古成果與文獻、傳說在邏輯上統一起來。核心觀點是:中華文明萌芽於“三皇”時期,起源於“五帝”時期,成熟於“三代”時期,是本土文化融合外來文化的結果。
“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綜合研究”於2001年底立項,2018年正式公布了成果。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了十幾年,推動了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陝西石峁和河南王城崗、新砦、二里頭等一系列考古遺址的發掘,取得了不少成果。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在中華文明的起源中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在工程的課題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并未提及。本文試圖基於邏輯、文獻與考古成果對中華文明的起源脈絡進行勾勒,讓考古成果與文獻、傳說在邏輯上統一起來。
一、中華文明起源的主要觀點
關於中華文明的起源,20世紀早期盛行“西來說”(如劉師培、章太炎、梁啓超等),30年代出現“獨立說”(如傅斯年的“夷夏東西說”、梁思永、李濟等),50年代後流行“本土說”(如夏鼐的“中原中心說”、蘇秉琦的“滿天星斗說”和“直根系說”)。近年來,在考古和古史研究界,人們多傾向於用“多元一體”來描述上古時期各區域文化互動起源,有人稱其為“新中原中心說”。
在探討文化或文明起源時,需要避免混淆的是,文化傳播不等於人種遷移,雖然這二者也可能是同步的,但有時少數外來族群也可能讓多數本地族群出現文化變遷,這種變遷可能是進步,也可能是退步。中華大地的居住人群一直是流動與融合的,文明溯源是探討中華大地由文化階段邁入文明階段是如何發生的。
文化進入文明的標志,一般有三要素說或四要素說。三要素指城市、文字和金屬工具,四要素是在三要素之上加上一條禮儀性建築。文明要素說最早是由英國一些考古學家根據西亞文明發展情況提出來的。近來中國學者提出文明社會由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部分組成。這種劃分有更廣闊的視角和更抽象的概括,且更具包容性,但不足之處是標志不明確,不似“要素說”簡單明瞭。
對於中華大地由文化階段進入文明階段,目前中國學界的主流觀點是:1.距今5800年前後,黃河、長江中下游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2.距今5300年以來,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3.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并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從地域版圖來看,中國早期文化影響較大的有:長江下游的上山、跨湖橋、馬家浜、淞澤、淩家灘、良渚等文化;長江中游的彭頭山、大溪、油子嶺、屈家嶺、石家河等文化;長江上游的寶墩、三星堆文化;甘青地區的大地灣、馬家窑、齊家、四壩等文化;山東地區北辛、大汶口、龍山、岳石等文化;北方地區紅山、夏家店、石峁等文化;中原地區的裴李崗、仰韶、陶寺、二里頭等文化。這些文化構成了中國上古的文化版圖,最終孕育出中華文明。
在上述考古研究的基礎上,目前學界湧現出對中華文明源頭的多種猜測。在沒有可以得到公認的論據之前,各種合理的推測和學說都應該允許探討,這是學術求真的基本態度。
二、研究方法
對於文明起源的研究,主要方法包括研究文獻、民俗、考古成果和運用分子人類學方法等。考古成果衹能提供資料,考古資料要與文獻記載聯繫在一起,才能還原真實的歷史。雖然,在沒有獲得充分內證性材料支持的情況下,一般不將考古成果或某一遺址背後的族群與文獻中的上古人物進行對照匹配,但從邏輯的視角分析歷史演化,離不開對歷史文獻,乃至神話傳說與考古成果進行聯結。
按照傳統歷史叙述,華夏歷史從“三皇五帝”開始,但是三皇五帝在迄今的考古成果中都無法得到證實。而當各種考古成果與可信賴的歷史文獻進行對接時,可以得出中華文明演化的大體脈絡,這種靠多學科、多領域證據邏輯推測出來的脈絡未必準確,卻為現有信息條件下盡可能真實還原歷史做出有益探索。
之所以要將二者聯結,是為避免兩種常見的極端化觀點,一種是衹看考古成果,不相信中國古典文獻的記載,另一種是衹依賴古籍傳述,不采用考古成果辨別記述真偽。衹有通過邏輯讓文獻與實物契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真相。
主流觀點是在現有證據的條件下得出的多數人認同的結論。當解釋還有不圓滿的地方時,允許有其它推測和猜想,也許各種觀點證據都不充分,但可以繼續探尋。通過邏輯鏈條聯結考古資料與文獻記載,會出現多種合理的版本,這些可能性應該允許同時存在,任何結論或假說都是探尋真相的努力,都是秉持客觀真實的態度進行學術探討,都不影響主流觀點與文化自信的存在。
本文在運用可信文獻資料整理中華文明起源脈絡時,儘量將多領域的研究成果與可靠的中國傳統文獻及傳說結合起來。當然,以迄今掌握的資料,完全對應是不可能的,且歷史文獻本身尚存質疑,因此這種嘗試衹是邏輯演繹,而非資料考證。事實上,中國傳統的嚴肅學者也會運用這種方法提出對歷史的認識。
例如《史記》是公認的嚴謹之作,開篇以《五帝本紀》、《夏本紀》詳述中國歷史傳說時代的人物關係與族群演變,卷十三以《三代世表》將上古帝王譜諜清晰呈現。司馬遷在對距他2000多年前的歷史進行記述時,同樣是查閱了大量可信史料(“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進行了大量實地考察(“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然後運用邏輯分析法去粗取精,得出結論(“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三、融合假說
本文提出一種假說,認為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始終處於本土族群與外來族群的融合過程中。外來族群可能統治中原,本土族群也可能外遷海外。中華文明萌芽於“三皇”時期,起源於“五帝”時期,成熟於“三代”時期,是本土文化融合外來文化的結果。“五帝”之首的黃帝與“三代”之初的夏禹可能均有一部分外來族群的血統,但這絲毫不影響中華文明的偉大。
這個故事脈絡應該從晚期智人的擴散開始講起:
距今約6萬年前,一批晚期智人走出非洲,沿著非洲海岸-南亞海岸-東南亞海岸,終點站抵達澳大利亞。這批智人沒有像此前走出非洲的人類那樣遭受滅絕厄運。約4萬年前,由共同祖先繁衍出的第二波走出非洲的早期人類進入歐亞乾草原帶,向世界各地遷移。這次擴散持續了3萬年。
在這個過程中,第二波早期人類在一些地方與第一波早期人類的後裔相遇,厮殺并融合。在東亞地區,第一波早期人類主要從東南亞進入長江流域,第二波早期人類主要從中亞進入黃河流域,後來成為東亞地區主導族群。這是人類DNA遺傳基因分子結構的采樣檢測中得出的結論。
距今約12900年前,地球出現被稱為“新仙女木事件”的超強寒潮,全球氣候快速變冷,持續約1200年。期間大型哺乳動物減少或消失,可供采集的植物類食物數量驟減,原始人類開始大規模流動以獲取更多的食物,游群與部落在接觸與爭奪中,拉開了人類文明的序幕。
“新仙女木事件”期間,原始人類被迫拓寬食譜,食用大量植物種子與堅果。其後的2000多年的時間裡,地球氣溫回暖,有利植物生長,人類在長期與植物打交道的過程中發展出農業,出現定居。在農業發明之前,以漁獵為主的人類游群移動頻繁,漫長的年代裡有大量的不同文化接觸。
浙江浦江上山遺址是距今約11000到85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其人已經會種水稻,會用石磨棒和石磨盤磨稻穀脫殼。湖南玉蟾岩遺址和江西仙人洞遺址均發現距今超過萬年的有人工育化跡象的水稻遺存。這一時期的西亞兩河流域的“新月沃土帶”也出現原始農業和半穩定性聚落。
距今8200年前的“8.2千年冷事件”之後,各地原始人類因環境變化,紛紛聚集到更適合生存的河谷與三角洲地帶,大規模人群的出現,使人類演化進入文明爆發階段,出現城市與國家。古西亞與古埃及文明均在此時誕生,距今7400年前後,兩河流域及尼羅河流域出現了目前發現的人類最早的城市。兩地約在距今6500年前進入青銅時代。
人類文明最先在古西亞與古埃及這兩個距離相近的地區產生,主要是氣候與地形的結果。“8.2千年冷事件”之後地球上現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開始迅速形成。大面積草原消失,出現沙漠化,原本生活在這兩片廣大地區的人類被迫遷移,距離兩大沙漠最近的兩河流域及尼羅河流域成為地球上最先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地區,具備了人類文明產生的前提條件。
由於該階段中華大地未出現大面積沙漠化等促使人口大規模聚集的氣候環境演變,因此這一時期東亞文明進程不如古西亞與古埃及快速而激烈。但此時東亞文明也在氣候驟變的刺激下開始快速孕育和萌生。中華大地出現滿天星斗的文化聚落,且各有所長,其各自的突出貢獻以傳說形式流傳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