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據法治日報報導,醫療保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是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制度安排。
在法治軌道上實現制度成熟和定型是“十四五”時期醫保工作的重要任務。在全國人大常委會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中,制定醫療保障法被列為預備審議項目,這讓醫療保障立法工作引起各方關注。在近日舉行的第九屆全國社會保障學術大會上,有關加快推進醫療保障立法進程的話題成為熱議點。
與會人員認為,作為我國醫療保障領域的第一部專門性法律,醫療保障法對推動醫療保障法治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加強立法研究,盡早出台醫療保障法,進一步推動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法治化進程,以法律制度的構建推動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
·立法有利於維護政策穩定
《2022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4592萬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醫療保障工作具有鮮明的政治性、經濟性和民生性,涉及利益關係複雜,群眾關注度高。不斷完善醫保法治體系、保障醫保依法行政工作意義重大。”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黃華波指出,推進法治醫保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動多方、實現全民穩定預期的必然需求,是醫療保障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黃華波認為,推進醫保法治體系建設,是促進“三醫”聯動的推進器,是有效規範和長效約束醫保及相關各方主體行為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醫療保障制度規範有序運行、為全民提供清晰穩定預期的重要保障。
醫療保障制度是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在“三醫”聯動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但由於種種原因,作為法治建設重要一環的醫療保障立法進程相對滯後,目前醫保領域改革主要依靠政策性文件進行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