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法國的清醒與德國的昏睡給世界的警示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23-07-31 17:27:21


 

  反觀德國,整個國家似乎越來越迷失方向,把中國崛起視為德國的一大安全威脅,顯然沒有拎清要害。6月29日,德國今年第二季度GDP的數據出爐了。不出所料,環比增長持平,低於市場預期的0.1%的正增長。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3年德國是七國集團中唯一負增長的國家。這個曾經歐洲經濟的“火車頭”正陷入低迷,甚至有可能成為“歐洲病夫”。

  據統計,2022年赴德投資的外資連續第五年減少,已達2013年以來的最低點,大批企業紛紛轉往北美和亞洲等地區。德國曾是俄廉價能源的最大受益者。在俄烏戰爭之前的2021年,德國55%的天然氣、50%的煤炭和35%的石油進口來自俄羅斯。俄烏衝突爆發後,禁運俄氣重創德國工業。汽車工業長期以來是德國的核心產業之一,但如今優勢不再。奔馳、大眾和寶馬等老牌汽車企業更不願放棄內燃機,認為電動汽車是曇花一現。這項戰略誤判讓其追悔莫及。儘管德國已開始在電動車領域加快追趕,但已力不從心。

  與此形成反差的是,自去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德國一直緊跟美國不斷加碼軍援烏克蘭。早在去年8月,德國國防部就表示,武器庫存“幾近耗盡”。騎虎難下的德國人被迫從其他國家購買武器援烏,引發國內民眾不滿。德國國防承包商萊茵金屬公司行政總裁帕佩格早前表示,將在未來12周內在烏克蘭西部建造一家坦克工廠,生產“狐式”步兵戰車等軍事裝備。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在社交媒體上諷刺:“請把未來工廠的確切坐標發過來!”

  一個國家的崛起首先要突破守成大國的圍堵,這是歷史的必然規律。一戰前的德國曾經做過這樣的嘗試,卻遭到了老牌帝國──英國的打壓,結果爆發了一戰。受盡屈辱的德國帶著復仇的心理,終於把希特勒推到了執政寶座,從而把世界引向第二次世界大戰。從這個意義上說,德國在重大的國家戰略選擇上並不是一個成功者和明智者。幸運的是,二戰以後的西德經歷了深刻的反思,通過數十年的發展及兩德的合併,再次將歐洲變成了德國人的歐洲,名副其實地成為了歐洲老大,但俄烏戰爭再次把德國推向風口浪尖,迫其不得不重新認識自身的國家安全。至少從目前的表現來看,德國似乎又在朝錯誤方向滑行,這對歐洲乃至世界真不是一個什麼好兆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