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石,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然而,鄉村產業發展仍然面臨資源要素瓶頸的明顯制約,人才向鄉村流動仍有諸多障礙。
經濟參考報發表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顔廷武、葉雨寒文章認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是既要“見物”更要“見人”的發展,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發展,是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的發展。鄉村產業興旺除了要努力實現產業“物質層面”的不斷豐富和發展,更要不斷突破人力資源和人才要素的支撐瓶頸,將產業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廣大農民。
當前鄉村產業發展“見人”不足的主要表現
文章分析,一是產業發展政策執行有待更多農民主動參與。近年來,各地根據《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的指導意見推進鄉村產業發展,已頗具成效,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乘東風”聯結帶動農戶發展產業。但參與其中的農民更多地是從事生產勞動環節,產業經營管理、產品加工銷售等產業鏈條卻少見農民身影,農民缺乏深度參與產業、主動謀求發展的熱情與動力。
二是本土人才儲備和外來人才入鄉有待增強。農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難以有效滿足產業發展所需創新創業型人才的技能要求。2020年中國從事農、林、牧、漁業的就業人員,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人員占92.7%,且多從事生產性工作,經營型、技能型等農村實用型人才較為匱乏。鄉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近年來雖然有了極大改善,但與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
三是三大留守人員填補鄉村勞動力空缺有待解決。伴隨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出勢頭未減,2021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92億人,跨鄉鎮的外出農民工就有1.71億人,40歲及以下占比達65.8%。農村剩餘人口大多是老人、婦女和兒童“三留守”人員,難以填補鄉村建設與發展需要的精幹勞動力資源空缺。留守老人“膝下無人”,常年在困苦和孤獨的陪伴下生活,形成特有的“寂寞老人”群體。留守婦女“身心不安”,不僅要獨自承擔勞務,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任,還要憂心家庭生計。留守兒童“心中無人”,常年得不到父母呵護,容易產生心理不健康問題,對社會產生潛在的抵觸情緒和抗拒思想。
四是農產品品牌和鄉村旅遊人文價值亟待挖潛。地標農產品產自特定區域,依賴於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而發展,一些區域農產品品牌如“五常大米”、“陽澄湖大閘蟹”、“安化黑茶”、“潛江龍蝦”等聞名全國。但農產品品牌大多重視區域特色,而鮮少根植於人文因素去挖掘農產品的綜合價值,缺少代表性企業品牌引領品類發展。鄉村旅遊規劃地點多選擇在大城市周邊小鎮和村莊,商業化氣息、城鎮化傾向較為明顯。旅遊活動大多限於“看看山、玩玩水、賞賞花”的初淺設計,對鄉土文化、民俗風情等文化內涵的深度開發不夠。
五是農民融入產業鏈獲取更多收益有待深化。鄉村產業鏈整體尚不完備,農民大多參與生產環節,難以享受到加工和服務等全產業鏈環節的增值收益。農民通過家庭農場、農業公司、合作社等載體接入農業產業體系,但是組織中能人和大戶占主導地位,農民的資源和勞動貢獻被主要局限在初級環節。不少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經營規模較小,缺乏向高附加值產業鏈環節延伸的資本、科技、市場條件,地方特色不足。
鄉村產業興旺需要凸顯“見人”智慧的對策
文章提出,一是強調以人為本,堅持問需於民。首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農民是否滿意作為衡量鄉村產業興旺成效的根本標準。尊重農民意願,在“龍頭企業+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戶”等產業組織形式中,形成村幹部、新型經營主體、農民共商共建模式,組織內部設立收集農民意見制度,定期與農民開會商討改進之策。其次,堅持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形成“村幹部走訪收集意見—基層政府工作人員商討對策—召開村民大會聽取農民意見”等模式,明確農民內在的需求和訴求,切實把農民作為鄉村產業發展的參與者、建設者、監督者的作用發揮出來。最後,政府牽線搭橋對接企業、MCN(多頻道網絡)機構。企業向農民定向採購農產品,農民開展訂單種養;借助MCN機構打造農產品品牌形象、發掘和包裝“網紅農民”,運用網絡頻道銷售農產品,拓寬農產品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