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最近,黑龍江五常水稻遭受洪澇災害影響面臨減產風險,叠加全球大米價格大幅上漲、國內大米進口大幅下降等問題,攪得人心惶惶。國內大米會不會漲價,大米夠不夠吃,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可以說,我國大米連年豐收,庫存充裕,稻穀自給率超過100%。國內大米供應充足,完全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大米市場保持平穩運行有堅實基礎。
今年隨著厄爾尼諾現象周期性再現,我國多地水稻主產區遭遇高溫乾旱、洪澇災害等極端天氣,水稻生產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特別是黑龍江五常市水稻大面積受災。根據初步統計,今年五常市水稻種植面積約為250萬畝,其中受災面積超過100萬畝。五常市水稻播種面積占黑龍江省的十分之一、哈爾濱市的四分之一,水稻產量常年在100萬噸以上。五常大米是全國知名的高端大米品牌,減產有可能導致供應緊張、價格上漲。不過,從全國看,我國高端大米種類繁多,完全能夠滿足人們對高端大米的需求。五常水稻播種面積和產量在全國占比極少,減產不會影響全國大米供需基本面。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口糧之一,確保口糧絕對安全是我國糧食安全的戰略目標。多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糧食生產,水稻播種面積常年保持在3億畝以上。其中,南方水稻播種面積占全國94%左右,水稻產量常年保持在2億噸以上,並且多年產大於需,庫存充裕,調控有力,能夠滿足國內消費需求,水稻價格一直保持平穩運行。
從進口看,我國大米實現高度自給,對外依賴程度不高,全球大米市場波動對國內市場影響有限,但對進口量影響較大。進口大米價格低於國內大米價格,成為近年來我國大米進口增加的主要驅動因素。去年,我國大米進口量達619萬噸,同比增長24.8%,首次突破進口配額。今年受印度大米出口禁令、極端天氣等各種因素叠加影響,全球大米價格飈升,再加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貶值,進口大米失去價格優勢,我國大米進口量大幅下降。根據海關數據,今年1月份至7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大米189萬噸,同比下降53.3%。其中,7月份大米進口量為10萬噸,同比下降79.8%。
進口大米主要用於品種調劑和飼料需求,特別是碎米主要用於飼料原料和工業原料。我國飼料糧供求形勢偏緊,大米進口量減少,有可能會影響飼料糧供應安全。我國通過推動進口來源地和品種多元化,確保飼料糧進口的穩定性。從來源地看,自去年10月份開始,我國逐步減少印度大米進口,今年來源地主要為越南、緬甸、泰國、印度等國家。其中,1月份至7月份,印度進口大米占比為11.9%,低於越南、緬甸和泰國,退居第4位。從進口品種看,小麥、大麥可以替代進口碎米做飼料原料,減少大米進口,增加小麥和大麥進口。從海關數據看,1月份至7月份,小麥進口861.5萬噸,同比增加52.4%;大麥進口581.7萬噸,同比增加53%。小麥和大麥進口量大幅增加,能夠有效對衝大米進口量下降對飼料市場造成的影響。
面對多國大米出口禁令給全球糧食安全帶來的影響,我國要更加重視國內糧食生產,以國內供給的穩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今年夏糧再獲豐收,早稻增產0.8%,給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基礎。秋糧生產雖然遭遇極端天氣侵襲,局部地區水稻受災嚴重,但中晚稻整體形勢良好。中央持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支持受災地區開展農業生產恢復相關工作。各地要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最大程度減少農業損失,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