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原子彈之父的風雨人生
http://www.CRNTT.com   2023-09-15 11:18:45


 
  1945年,美國以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長崎,這是原子武器唯一一次投入實戰使用。二戰勝利之後,曼哈頓計劃被公之於世,奧本海默也成為美國的科學英雄,他出現在《生活》和《時代》雜誌的封面上,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世界各國都意識到核武器在政治和戰略上的重要地位,核物理學進入蓬勃發展的階段。

  1947年,管理核研究和核武器的民間機構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成立,奧本海默受任為其下的總顧問委員會主席。他在項目經費、實驗室的興建、國際政策等方面都提出過建議,但他的建議並未完全被采納。他以總顧問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大力游說國際社會對軍備實施管制,撥款鼓勵基礎科學研究。他利用這一身份游說國際社會對核技術進行管控,防止核擴散,進而避免美國與蘇聯發生核軍備競賽。當政府在探討是否要研發以核聚變為原理的氫彈時,奧本海默首先表示反對,反對原因之一是道德上的考量,他認為這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旦投入使用必定會殃及平民,造成高達百萬人的傷亡。

  然而,奧本海默這些出於科學家良知的觀點激怒了不少美國政界的保守派和軍方人士。在麥卡錫主義盛行的時代,奧本海默的立場及其過往與美國共產黨的關聯,使其最終陷入了一場充滿侮辱與惡意的政治審查,導致其安全許可在1954年遭到撤銷,這意味著他無法再直接影響政治了。很多學者認為,奧本海默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事件,代表了科學家們終究無法控制別人如何利用他們的研究成果,這背後折射了冷戰時期科學與政治之間複雜而深刻的關係。

  在晚年,奧本海默仍繼續演講、寫作、從事物理研究,並呼籲和平。他分別在1945年、1951年和1967年共三次被提名諾貝爾獎,但均遺憾落選。1967年,奧本海默死於喉癌,終年62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