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探訪大地上的“水利工程博物館”
http://www.CRNTT.com   2023-11-10 09:36:30


南北向的京杭大運河分別與東西向的蘇北灌溉總渠(上)和淮河入海水道(下)交匯(無人機照片,2023年10月29日)。(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1月10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將無人機升到空中,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新中國成立以來建成的蘇北灌溉總渠、淮河入海水道、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正在建設中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出現在顯示屏的同一個畫面里。

  在淮安水利樞紐核心區3平方公里範圍內,已建成的水閘、泵站、船閘、水電站等水利工程建築物有近30座,猶如一個陳列在大地上的“水利工程博物館”。這些不同類型的水利工程為何扎堆於此?又如何起到防洪、灌溉、調水、排澇、航運、發電等作用?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探訪。

  多個水利工程交匯:“水上立交”和“平面立交”

  站在淮安水利樞紐安瀾塔上眺望,大運河上船舶南來北往,長江之水經泵站抬升實現南水北調,灌溉總渠和入海水道使淮河之水東流入海……

  “歷史上黃河決口改道,奪取了淮河的入海通道,後經演變和治理,形成了淮河入江水道。但淮河洪水入江時,常常遇到長江、淮河並漲,受長江洪水頂托影響,排洩不暢。1952年,設計流量為800立方米每秒的蘇北灌溉總渠建成,淮河重新有了入海通道。2003年,設計流量為2270立方米每秒的淮河入海水道建成,淮河入海出路擴大。”江蘇省灌溉總渠管理處副主任馬樹齊說。

  蘇北灌溉總渠、淮河入海水道如同平行的兩條巨龍,構築起淮河行洪走廊、經濟長廊。防洪方面,當淮河洪水來臨時,可經灌溉總渠下洩入海;必要時,啟用入海水道下洩更多洪水入海;灌溉方面,淮河之水豐沛時,可灌溉淮安、鹽城兩市340萬畝農田。淮水不足時,開啟淮安抽水站,可抽引長江水提供灌溉水源。統計顯示,蘇北灌溉總渠建成以來引排水4800億立方米,淮安站抽引江水760億立方米,澆灌出了淮北糧倉。

  江蘇省灌溉總渠管理處主任周燦華說:“我們採取綜合治水,洩、蓄、滯、調兼籌,實行水利工程聯合調度、水資源統一調配,實現水災害防禦、水資源供給、水生態改善,以及保障航運等綜合功能。”

  記者看到,南北向的京杭大運河與東西向的蘇北灌溉總渠交匯時,是“平面立交”;大運河與淮河入海水道交匯,則是“水上立交”。灌溉總渠行洪流量相對較小,行洪時對船只航行影響可控;入海水道流量大,使用“水上立交”可保證入海水道行洪與運河通航互不影響。入海水道行洪期與非行洪期水位相差約5至6米,不宜與運河平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