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作者 汪毅夫)2023年仲秋,我在廈門同《廈門晚報》記者陳滿意有相談甚歡的機會。交談中得知他用功三年,如傅斯年教授所謂“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從各種舊報刊抄錄了12000多條資料,又經查證、分析,利用這大批量的舊報資料,還原當年故事,寫成《中國的希望在延安——陳嘉庚先生的1940》一書初稿。入冬後回到北京,我就得到認真閱讀本書(校對稿)的榮幸。朋友們常說,陳滿意寫書,追求的是“滿意”二字。我讀後也深深感佩,本書滿滿的正能量、滿滿的學術含量,當獲各界“滿意”的好評。
自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俆鑄成教授《舊聞雜憶》(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方漢奇教授和史媛媛博士《中國新聞事業圖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之書出,人們已經清楚地看到,舊聞可資利用,從舊報刊尋找研究和寫作的材料乃是一條正當而合理的路徑。當年的新聞對於今世的大多數讀者,可能是隔世舊聞,卻也可能是前所未聞的新聞,隔世舊聞久彌新也。於今視之,《中國的希望在延安——陳嘉庚先生的1940》征引的報刊資料,是陳嘉庚《南僑回憶錄》的口述史資料之外的稀見資料。作為新聞從業人員,陳滿意雖非另辟蹊徑,卻沿此蹊徑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在我看來,陳滿意寫作此書頗有匠心獨運的亮點。例如,他不惜筆墨和篇幅,記錄與陳嘉庚同為愛國僑領、隨陳嘉庚一路同行的侯西反、莊西言、李清泉等人,以及眾多華僑、華人的愛國事跡,如傾心傾力支援祖國抗戰、把援助物質送到延安、把子女送到抗日前線等。這令人信服地說明陳嘉庚率領的南僑回國慰勞團是一個團體而不是一個人,令人信服地證明陳嘉庚作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華僑、民族基礎。又如,陳滿意征引了大批量的報刊資料,又在書中設置了四條明晰的史的線索:1940年國內政局的變化、國際戰事的發展、南僑回國慰勞團的行程和陳嘉庚的思想轉變。報刊資料沿著這四條線索鋪展,讀者的認知也隨著這四條線索擴展和深入。這讓本書更加接近於史學著作。又如,書之臨末記:“《南洋商報》開始越來越多的宣傳延安,宣傳八路軍、新四軍抗戰的英勇事跡,《太行山上的子弟兵》等報導越來越多,海外僑胞對共產黨的政策和事跡瞭解得越來越多。一千一百萬的海外僑胞,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團結一致,共禦外侮,為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1941年的《陝甘寧邊區施政綱領》規定:歡迎海外華僑來邊區求學,參加抗日工作或興辦實業。這個綱領,既是抗戰前四年經驗的總結,又是抗戰後四年實踐的體現,也是對廣大華僑愛國之心的認可和鼓勵。”語雖簡短,意義殊深遠也。
又,書中穿插的配圖(報刊剪影、人物照片等)相當豐富而珍貴。
2024年10月21日為陳嘉庚150歲誕辰,本書是紀念其誕辰的一份獻禮。
(本文作者汪毅夫系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來源:今日海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