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電/首屆全國大豆產業博覽會日前開幕,現場見證大豆購銷項目簽約,意向交易量196萬噸,交易額92億元。會上發布大豆“三圖一樹”,引發社會關注和業內期待。
毋庸諱言,大豆是我國主要農產品的最大短板所在,進口量最大、自給率最低。2015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約0.98億畝,為近年最低;2020年大豆進口量超過1億噸,為歷年最高;2021年自給率僅為15%。大豆問題成為中央關切。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力擴種大豆油料。
今年大豆生產形勢好於去年。針對農民種豆比較效益低的問題,國家春播前出台了被稱為“豆十條”的一攬子支持政策。農情調度顯示,大豆面積穩中有增,連續兩年穩定在1.5億畝以上。有關部門預計今年大豆單產增、品質好。這是加力擴種大豆油料的碩果,我國大豆保障能力再添砝碼。
眼下大豆市場也好於去年。今年以來,經濟加快恢復,餐飲、旅遊等市場回暖,拉動農產品消費向好。四季度傳統大豆製品消費進入旺季,蛋白和壓榨加工景氣程度都在提升,預計大豆消費將明顯好於去年。大豆量增質優、消費持續向好,價格走勢有望以穩為主或穩中偏強,市場預期在改善。
但也要清醒看到,大豆產業的部分弱項並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此前多年,國產大豆遭受著價格風險、極端天氣和成本攀升等多重衝擊,保障豆農基本收益異常艱難。這兩年在政策拉動下,面積和單產都有所增加。基於農業生產特性和產業發展特點,推進大豆產能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繼續調動農民種豆積極性?怎樣把豐收的大豆賣得更好?這些都要久久為功。
產能不足是大豆問題的要害,但其原因卻在其他環節;提高產能是大豆產業的首要任務,其解決也離不開其他問題的解決。相較於三大主糧,大豆有“三高三低”,即生產成本高、市場化程度高、國際影響程度高,單產水平低、政策支持力度低、比較效益低。圍繞大豆的各種產業問題交織纏繞、互為因果,破解起來自然不能頭痛醫頭。大豆全產業鏈是個整體,生產、加工、收儲、消費等必須協同。此次發布的“三圖一樹”,即生產區域布局圖、單產提升模式圖、消費引導圖和精深加工產品樹,正是全產業鏈思路的體現。
先要種得好。我國大豆單產僅為美國和巴西的六成,出油率也低於進口大豆。如果能補齊短板,那麼競爭優勢就會重塑,農民也將更有積極性。這需要高油、高蛋白、耐密等優質大豆品種,離不開科研攻關,同時也要讓專家的產量變為農民的產量,並盡量控制成本。東北地區在探索糧豆輪作,其他地區在探索復合種植。開發閑置土地資源也是有效途徑,然而在鹽碱地種大豆也需要探索適宜品種。可見,擴面積、提單產的背後是提升品質、改良品種。
也要賣得好。農民種多種少要算效益,種前要有預期,收後要能變現。現實中,不同糧食作物的畝均收益存在差距。有的農戶擔心,大豆補貼力度雖然較大,但價格波動也大。因此,各地不能只盯著完成擴種,還要穩定收益和促進銷售。宏觀層面要保持大豆補貼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平衡好大豆和競爭性作物的比較收益。同時,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力度,擴大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覆蓋面,為農民吃下定心丸。
還要加工好。我國大豆產銷分離,種植集中在東北主產區,加工大多在東部沿海和長江流域。產銷運距長、含油率偏低、交易成本高,這些都影響壓榨企業收購國產大豆的積極性。要引導大型加工企業在東北主產區擴大投資,深化主產市縣與龍頭企業的合作,解決產區銷區錯位問題。國產大豆的優勢在蛋白,主渠道在食用。要引導企業開發新型大豆食品和高附加值深加工產品,拓展國產大豆加工的增量空間。
提高大豆產能固然很難,但正確而有意義的事,即使艱難也要去做;愈艱難,就愈要做。唯其如此,才能逐步形成國產大豆產業健康發展良性循環。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