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圳都市圈應形成互惠互利共贏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3-12-27 08:47:26


  中評社北京12月27日電/近日,《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正式印發,這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快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做優做強珠三角核心區”重要指示的重大舉措。深圳要勇於承擔新時代賦予的使命任務,不局限於深圳市,而是著眼大灣區、引領都市圈,發揮深圳核心輻射功能,借助都市圈所形成的規模經濟效應,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為完善的產業生態,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典型案例和精彩樣本。

  為什麼是都市圈戰略

  在後工業化時代,都市圈是以一個或多個中心城市為核心,通過密切的經濟和社會聯繫,帶動周邊中小城市,形成具備完善的城市功能的地域。當前我國正處在人口和產業鏈不斷向中心城市及圍繞中心城市所形成的都市圈集聚的階段。這種發展趨勢使得產業鏈上的企業向中心城市集聚,並在都市圈內形成分工不斷深化、產業優勢互補、發展梯度有序的格局。都市圈內的中心城市具有優勢強大的資金、人力資本和科技水平,能夠轉化並催生服務於高質量發展的生產性服務業,推動服務業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形成新的增長極。最終,都市圈內形成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都市圈中心城市能夠更好地發揮對周邊其他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而周邊城市的發展也需要對中心城市的發展形成正反饋刺激機制。

  建立都市圈可以促進要素合理高效的流動和集聚,從而市場能夠得到進一步整合。都市圈為技術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多樣化的創新技術能夠在這個市場中得到驗證和發展,這將使創新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以往我國經濟改革遵循“先富帶動後富”的路徑,區域間存在著市場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不僅造成了國家層面的要素流通不暢、重復低效的投資建設,而且也使得規模經濟和地區間分工優勢難以全力發揮,進而影響了區域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的實現。都市圈的構建能夠將這些外部成本內部化,進一步促進城鄉和區域發展中的要素流動,從而降低治理成本。當然,這也是對政府的考驗,需要政府探索新的跨區域公共物品供給經驗,需要將行政配置資源的方向充分與資源和要素的流向相配套,才能真正實現降低內部成本,這才是深圳都市圈未來得以良好發展的關鍵。

  為什麼是深圳都市圈

  在中國創新已經處於跟跑、並跑和領跑並存階段的今天,已成為硬件和製造業創新全球樞紐的深圳,責無旁貸地擔當起領跑的關鍵角色——驅動大灣區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

  深圳完成了模仿到創新的過程,利用國內資源,逐步形成了“深圳創新研發、莞惠生產製造”的深店莞(惠)廠模式,依靠東莞、惠州以及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擁有最完整、最高效的產業配套基地以及供應鏈。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國內國際雙循環形成的強大的創新應用轉化能力,利用“矽穀一月、深圳一周”的產業配套優勢,逐步嵌入世界最前沿的產業鏈。

  但是深圳仍舊存在一些天然的資源約束,如全市建成區占比高、可利用土地空間限制、區域內資源統籌配置能力有進一步提升空間等,這些迫切需要在都市圈中得到解決。政府需要進一步完善城市治理,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健全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加強交通和產業的規劃協作力度。此外,由於以往政府間合作約束力不強,跨市區的合作項目協調難度較大,因此需要推進區域協調,建立成本收益共擔共享機制。

  從地域上來看,深圳都市圈坐落於粵港澳大灣區東部,由深圳、東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別合作區組成,面積約16273平方公里。在區域內部,不僅有著深厚的人文和歷史淵源,而且城鎮化水平高、創新程度高、經濟發展動力強勁,完全具備建設都市圈的堅實基礎。早在200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中,就已經提出了區域一體化合作的戰略設想。多年來,該區域內部政府間具有豐富的合作協調經驗,在交通運輸、生態環保、產業合作、民生事業等領域實現了諸多項目的跨市合作。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