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創新藥研發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一款成功上市的創新藥,成本收回的周期甚至長達10年以上。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既承載著廣大患者的期望,也致力於賦能創新發展的目標。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在堅持保基本的前提下,建立了以新藥為主體的醫保准入和談判續約機制,及時將創新藥品以合理的價格納入醫保目錄,並通過支持加快臨床應用等方式,有力促進了醫藥行業創新發展。數據顯示,新藥從獲批上市到進入目錄的時間,已從原來的5年多縮短到現在的不到兩年。80%的新藥能夠在上市之後的兩年內進入醫保藥品目錄,2023年更是有57個品種實現了當年獲批、當年納入目錄。在醫保談判中,適當控制續約以及新增適應症降價藥品的數量和降幅,給予創新藥企業一個穩定預期,無疑為創新藥發展注入了信心和動力。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要把藥品保障水平的提升建立在經濟和財力可持續的基礎之上,兜住、兜准、兜牢保障底線,盡力提升保障水平。如何在支持醫藥創新的同時平衡醫保基金可負擔能力,是一道長期考題。平衡好二者關係,不斷改革完善相關規則,推動效果更好、質量更優、價格更為適宜的創新藥品早日進醫保,就能更好呵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權益,實現群眾享實惠、基金保安全、企業得發展的共贏。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