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小時候,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心中埋下從教的種子。大學階段,在專業學習之餘考取教師資格證,職業規劃更加明晰。如今,入選首批“國優計劃”、系統學習教師教育課程,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碩士研究生王宇距離自己的理想——成為一名中學教師,更近了一步。
對於有志於從教的大學生來說,“國優計劃”帶來了更多選擇。2023年,教育部印發《關於實施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推動高水平高校為中小學培養研究生層次高素質教師。首批試點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3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承擔培養任務,重點培養中小學科學類課程教師。
目前,首批學生遴選完成,各校培養工作全面展開。“國優計劃”有哪些亮點?“雙一流”建設高校如何開展教師教育?首批試點緣何聚焦培養中小學科學教師?
為何推出“國優計劃”
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夯實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基礎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對記者表示,“國優計劃”是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的積極探索。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建立以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範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範教育體系”“支持高水平綜合大學開展教師教育”。
“師範院校與其他高水平院校都是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總督學王嘉毅指出,我國舉辦師範類專業的院校超過700所,但高水平院校參與不足。實施“國優計劃”就是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讓以“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成批參與教師教育,開拓高素質中小學教師培養的新賽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