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農林牧漁並舉,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以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裝備技術為支撐的深遠海養殖,是耕海牧漁、建設“藍色糧倉”的重要途徑,對優化水產養殖空間布局、促進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國深遠海養殖進入加速發展期,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中國漁業統計年鑒顯示,遠洋漁業總產值由2012年的132.1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244.2億元,10年間增加了112.1億元。全國已建成重力式網箱2萬餘口,能在20米水深的海域養殖;桁架類網箱40個,廣東“德海1號”桁架類網箱已經過17級台風的考驗;養殖工船4艘,山東“國信1號”養殖工船可游弋養殖,首創“船載艙養”養殖技術。
雖然深遠海養殖發展取得了不小成績,但仍有短板、弱項。我國深遠海養殖產業發展起步晚,“養—捕—加”一體化、“海—島—陸”相聯動的全產業鏈模式還未形成。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還不足,深遠海養殖技術和設施裝備研發尚處於起步階段,大型、超大型遠洋漁船數量少。深遠海養殖的大數據技術體系還未建立,精準化、智能化程度亟待提升,漁業船聯網和智能漁船發展緩慢。推進深遠海養殖高質量發展,需要在政策支持、技術支撐、發展模式等方面持續發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的提升。
建立完善政策體系,強化政策保障。鼓勵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發展規劃和工作方案,形成支持深遠海養殖發展的政策套餐。統籌優化部門職能,成立專門機構保障深遠海養殖發展。加大育種、疫病防控、裝備建造、產業鏈培育等方面的投入,設立支持深遠海養殖的專項補貼和資金,開發出更多適合深遠海養殖特點的金融產品。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支持發展基礎較好的地區探索建立國家級深遠海養殖示範區。面對向深海大洋“索要”食物資源過程中的國際競爭,要加強用海權益等方面的政策研究。
加快技術研發和應用,增強發展動力。科技創新是深遠海養殖發展的第一動力。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的作用,整合中央和地方科技資源和力量,推進良種選育、科學防病、高效投飼等核心養殖技術和抗風浪養殖裝備、水下清洗機器人、自動精準投喂、機械化聚魚收穫、產品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等關鍵設施裝備的研發和應用。強化標準引領,建立深遠海養殖關鍵核心技術、產業等標準數據庫,形成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深遠海養殖新型標準體系。加快推動深遠海養殖大數據技術體系的建立和應用,實現設施設備精準化、生產機械化、管控智能化。
構建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提高綜合效益。圍繞裝備製造、養殖生產、加工流通和品牌培育等重點環節推進全產業鏈發展。加快發展綠色捕撈、健康養殖,設計建造以綠色能源為基礎的大型捕撈加工、離岸養殖漁船,提高船只作業過程的燃油效率。根據環境承載力,科學確定養殖模式、品種和密度,規範使用國家批准的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堅持安全性和效益性相統一,加強養殖品種生物學、苗種繁育技術、養殖品種適應性機制、育種技術等研究,培育適合深遠海養殖的當家品種,鼓勵養殖本地種。養殖外來種要科學論證,採取有效防逃措施。加快水產品加工流通,加強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完善基於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水產品加工質量安全體系。加快培育一批區域性優質特色品牌,提升產業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