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大江大河》三部曲:照進改革開放歷史進程
http://www.CRNTT.com   2024-02-08 12:56:25


 

  《大江大河》三部曲採用了多線並進且相互交織的網狀敘事結構,全方位、立體式地展現了改革開放二十年間,中國社會各領域、各階層發生的深刻變革和巨大進步。首部曲中,以宋運輝、雷東寶和楊巡三位主角的故事為主線,而隨著後續兩部作品的展開,梁思申這一角色也逐漸成為重要的情節線索。從情節編織來看,前兩部以宋運輝為中心,勾連起雷東寶和楊巡兩條線(第二部再加上梁思申這條線),無論空間環境、人物關係還是情節安排,都相對整飭、緊密、連貫和順暢。雖然是三條線(第二部為四條線)交替演進,但並不讓人覺得雜亂和脫節,反而給人以渾然一體之感。然而,進入第三部後,作品在情節處理上略顯失衡。前半部用大量筆墨描寫宋運輝在彭陽農藥廠的經歷,其他三條線則相對顯得薄弱和平淡;到了後半部分,重點又轉向雷東寶和楊巡的事業與感情糾葛,而宋運輝的戲份則幾乎僅限於與梁思申的戀情。對於他如何引領東海集團與國際化工巨擘展開競爭與博弈這一重要情節,卻僅以寥寥數筆匆匆帶過。從情節設置和安排所達成的藝術效果來看,第一部最佳,第二部次之,而第三部則在情節處理上顯得相對薄弱。

  在戲劇影視藝術領域,有一條影響深遠的創作原則——“三一律”。這一法則強調作品在時間、地點和情節上的高度統一,以達到整體效果的集中與和諧。儘管這一傳統在近一個多世紀內不斷遭到質疑和挑戰,但我們不能不承認的一點是,它至今仍然沒有過時。若將“三一律”視為不可逾越的教條,無疑會限制藝術的創新與發展;然而,若完全忽視其背後所蘊含的藝術規律,則也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在筆者看來,《大江大河》三部曲若能始終圍繞宋運輝這一核心人物來構建情節、設計人物關係,確保主線清晰、輔線相得益彰,並在敘事空間上保持相對集中,便能有效避免上述問題。第一部之所以能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就是因為宋運輝的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雖然是三線敘事,但主要人物和事件都緊密圍繞宋運輝展開,因而整體結構顯得緊凑有序。第三部之所以給人以較大的落差感,正是因為全劇中心人物宋運輝在後半部幾乎“隱身”,而一些與主題關聯度不高的情節卻占去了不少篇幅,不僅衝淡了劇情主線,更使作品失去了靈魂與核心。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該系列劇對某些人物命運的安排、對某些情節的設置是值得商榷的。其中,人物方面尤為突出的問題是宋運萍的悲劇結局。文藝作品與現實生活的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其中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的死亡從來都不是偶然的、無緣無故的,它必須是有因果鏈條的,而且這種死必須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宋運萍的死亡卻完全是一個意外,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一個如此美麗、聰慧、勤勞、善良,像天使一樣美好的生命,就這樣莫名逝去了!如果非要為這一安排尋找一個合理的解釋,或許可以認為這是為了錘煉雷東寶的性格,促使其進一步成長。但縱觀全局,這一目的並未如願實現。因此,可以說宋運萍的死不僅違背了人情事理,更顯得毫無價值和意義,無怪乎很多觀眾要為此而意難平了。另外,宋運輝的鐵杆兄弟尋建祥,這個在第一部貢獻了令人驚艶的精彩戲碼的重要人物,在第二部中變得平平無奇,到第三部則徹底淪為“吃瓜群眾”了,這種轉變顯然不符合人物內在的邏輯性和連貫性。至於情節設置方面的問題,這裡僅舉一例:雷東寶養“小三”生下孩子後,又設計將“小三”趕走,把孩子交給妻子韋春紅撫養,這樣的“狗血”劇情也許不無現實原型,但放在藝術作品中就未免有些“毀三觀”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