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博士(中評社 郭至君攝) |
中評社香港2月28日電(記者 郭至君)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博士在今年全國兩會前夕,接受了中評社記者的專訪,就香港經濟復甦、提振香港營商信心、23條立法以及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如何更好地尋找機遇等議題發表了見解。
蔡冠深認為,香港一方面要推進金融管理體制和金融科技創新,不斷提高金融業國際化水準,拓展國際金融服務市場,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要深化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金融互聯互通,保持不斷創新的意識和活力,進一步增強為內地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能力,在國家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多作用。以下是專訪全文:
香港獨特魅力應多挖掘 居安思危把握核心優勢
中評社記者:去年恢復通關後,因性價比較高,港人北上旅遊消費熱情高漲。反觀香港,您認為應該如何找到更獨特的自身魅力,吸引更多的內地客和國際客來港旅遊、消費?
蔡冠深:隨著兩地交通日益便利,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居民都日益習慣於跨境消費、雙向奔赴。大灣區不同城市之間並非一個此消彼長的零和關係,只要各地有整體的規劃,能找準自身特色,就可以做大蛋糕,令各地都得益。所以“‘北上’消費的興起,從‘大灣區人’的角度來說,大家都是一家人,你買我的東西、我買你的東西,便越能促進互相認可和融合。
旅遊業是香港經濟重要支柱之一,疫情前佔本地生產總值約4.5%,提供超過25萬個就業機會。本港旅遊業在2023年2月開始復常,全速邁向復甦。剛剛過去的春節期間,2月10日至17日(大年初一至初八),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錄得約143.6萬人次旅客訪港,其中內地旅客125.5萬人次,8天日均入境量較2023年勞動節假期及國慶日假期分別高25.3%及14.9%,並超過了2018年同期的日均人次。這說明香港的魅力還在,只要有好的產品和服務,就能吸引到旅客。
我們應該深挖本地旅遊的獨特性。香港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有條件開拓各類“深度遊”、“特色遊”,包括節慶、地區、民俗、文化、盛事等各類主題產品,應有盡有。想看地方文化和本土特色,有九龍城的“小泰國”、北角的“小福建”、舊城中環、“大城社區—深水埗”以及散落新界、九龍、港島各地的客家村等;想欣賞大自然風光,香港有200多個離島、四分之三土地是郊野自然風景,上山下海不亦樂乎!想體驗傳統風俗活動,少不了大嶼山寶蓮禪寺浴佛慶典、大坑舞火龍、太平清醮及盂蘭勝會……這些都是香港原汁原味、難以複製的寶貴旅遊資源,常有慕名而來的遊客尋覓探訪,大可深度挖掘其中潛力,展現香港非一般的獨特風情,以吸引各地遊客紛至沓來。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立法會的互動交流會提出,推動“盛事經濟”,透過持續舉辦不同的盛事,吸引旅客來香港,希望將“人氣”變成“財氣”。據估算每150萬名旅客,可為本地生產總值帶來約0.1個百分點的增長。全面恢復通關後,不少中斷近三年的活動再度恢復,藝術展覽、體育賽事、娛樂活動以及逾百場內地文旅推介會在香港舉辦。據瞭解,2024年上半年,香港將有超過80項大型盛事舉行,涵蓋文化藝術、體育、經濟金融等。例如巴塞爾藝術展、香港藝術節、香港綠色周,香港國際珠寶展、影視娛樂博覽、LIV GOLF職業巡迴賽香港站、UCI國家盃場地單車賽等。香港有“超級連絡人”的角色,充分發揮著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也進一步推動著內地及國際夥伴的交流及互動。
在旅遊景點方面,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海洋公園、山頂纜車和昂坪360等均在過去兩年推出很多新的設施。此外,多項有助吸引旅客的重要文化地標,包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M+博物館,以及香港藝術館也先後落成或翻新。香港要重視訪港旅客的旅遊體驗,提升服務質素,要向外界講好旅遊故事,在旅遊產品、景點資源推陳出新,開拓旅遊業配套容量方面,都須更多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