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帕蘭蒂爾向包括烏國防部在內的超過6個烏政府機構提供服務。該公司的AI系統通過分析衛星圖像、無人機拍攝畫面和地面部隊的報告等資料,向烏軍指揮官提供軍事建議,幫助其確定打擊目標和敵軍位置。《時代》周刊稱,帕蘭蒂爾的工程師只需點幾下鼠標,便可處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戰場數據,而不久前這些數據還需要數百人才能分析完。
利用實戰數據快速升級
帕蘭蒂爾公司表示,AI系統會隨著烏軍的每次攻擊“學習和自我改進”。一名瞭解“梅文計劃”開發情況的消息人士稱,在支援烏克蘭的前10個月裡,這個系統已經進行了50多輪升級。《時代》周刊今年2月直言,美國科企將烏克蘭變成了“AI戰爭實驗室”。費多羅夫等烏克蘭官員甚至以此為“賣點”,公開承認烏克蘭的土地是“最新軍事技術實驗室”,吸引美歐企業進駐。
彭博社指出,五角大樓打算擴大AI的自主權,讓AI代替人類指揮官和操作人員做決定,但這麼做有很大風險。算法會隨著時間推移失去準確性,而且由於AI的決策過程是模糊的,它們比其他軍事技術更難測試。報導舉例說,AI可能會犯下混淆波濤與軍艦這樣“無傷大雅”的錯誤,也有可能犯下瞄准平民這樣的致命錯誤。
(來源:大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