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導,重慶,西部唯一直轄市,我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
近期,記者走進重慶市一個個企業車間、研究機構,感受到一股股向“新”提“質”的氣象:發揮自身製造業優勢,促進老產業發“新芽”;牢牢抓住科技創新“牛鼻子”,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唱好成渝“雙城記”,促進生產要素高效配置。
揚優勢、補短板,抓當前、謀未來,重慶正加速構建“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
向“新”促轉型:老產業蓄積新優勢
中央控制室遠程操控、AI視頻智能分析、巡檢機器人實時監控作業情況……在重慶長風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現代化的廠區,數字化技改帶來了效益和安全的雙提升,很難想象這是一家有近60年歷史的老化工企業。
長風化工過去設備老舊、環境風險較高,轉型勢在必行。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說,雖然數字化產線建設投入大,但成效更大,助力企業成為國內特種碳醯氯衍生物的重要生產基地。一組數據可以證明:98%的自動化、智能化設備,讓生產效率提升28%、產品不良品率降低50%、運營成本降低24%、能源利用率提升20%。
重慶擁有41個工業大類中的39個,體系完備、基礎較好。但近些年,面對行業新趨勢、新賽道,一些企業存在創新不足、利潤不高、優勢不再等難題。
製造重鎮變“智”造重鎮,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重慶這個老工業基地實現“老樹結新果”、在傳統產業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