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的“台獨”挑釁不會停,兩岸對抗將是未來四年內兩岸關係的主要形態。 |
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作者 顧祖華)5月20日,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正式上任。當天賴清德發表講話,被國台辦批為“台獨自白書”。大陸隨即啟動“聯合利劍—2024A”“圍台”軍演,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新挑戰、新考驗毫不意外地擺在我們面前。
一、賴清德的焦慮:“台獨”的空間已經不大
賴清德的520講話,全篇以中國稱呼大陸,並曲解所謂的“中華民國憲法”,宣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把“台灣”偷渡為“國名”,確實是一份“台獨宣言”,走上了“法理台獨”之路。然而,賴清德內心非常清楚,歷經陳水扁、蔡英文兩人的兩個八年執政,在“漸進台獨”步步為營的侵蝕下,“台獨建國”看似很近,但從佩絡西訪台開始,台灣失去了所謂的“海峽中線”,所謂的“防空失別區”已無功能,中央山脈以東也不是安全的“後山”,大陸已在台灣所謂的“禁限制水域”執法,大陸已經給“台獨”牢牢地套上了繮繩,“台灣獨立”已經成為“台獨”眼裡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樓。賴清德就是企圖用“新兩國論”化解這種焦慮,為“台獨”開啟一個新的天地。
一是與大陸爭奪兩岸關係定義權,企圖掙脫“一中框架”。陳水扁上台之初發表“四不一沒有”的保證書,雖然反悔,但最後發出“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哀嘆。蔡英文任上,雖然提出了包含“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四個堅持”,但仍強調依照所謂的“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屬於一只腳抬起但另一只腳仍在“一中框架”內。賴清德要加快“台獨”步伐,撐大“台獨”空間,就必須突破“一中框架”,掙脫“一中”的束縛。所以,賴清德雖然講了“中華民國憲法”,卻只字不提含有“大陸地區”“台灣地區”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把兩岸描述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稱大陸為中國,稱自家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以此否定大陸“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兩岸現狀定義,賴氏“兩國論”就此出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