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替代五種出路
在AI發展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前提下,社會對就業替代做出反應的方式,不外以下幾種。
首先,轉到要求更高技能的崗位。這是樂觀的經濟學家始終堅信的結果,自從歷史上發生“盧德主義”運動以來,也不斷被事實所證明,只不過這要求勞動者具有更高的技能與之相適應。包括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在內的許多經濟學家,已經從以前對技術進步創造崗位充滿信心,轉變為如今認為“盧德主義”自有其道理。
其次,轉到勞動生產率較低,從而報酬也較低的行業。庫茲涅茨把勞動力向更高生產率部門轉移,是產業結構變化的正常方向,與之相應,生產率降低的崗位則屬於具有“逆庫茲涅茨化”特徵的崗位。從客觀上說,新崗位的正規化程度要低於原來的工作。從主觀上說,新崗位的體面程度也要低於原來的工作。總而言之,就業質量被降低。
其三,轉到少量具有高需求彈性行業的崗位上。這是指那些人們保持著巨大的需求,卻天然具有勞動生產率難以提高特性的行業。經濟學家威廉.鮑莫爾把表演藝術作為這種行業的典型例子。這種類型的行業和崗位能否繼續存在,以及能否得以擴大的關鍵,在於人們對相應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及其彈性,但此類行業的規模和崗位數量並不會無限擴大。
其四,轉到由新的消費所誘致出來的崗位上。人類今天的消費項目,在若干年之前可能是難以想像,在更早的時候索性就不存在。就業崗位也是如此。未來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人們的品位在變化,新事物新觀念不斷湧現,因而消費的領域不斷拓展,職業類型花樣翻新。鑒於這類崗位的消費歸根結底由供給側生產率的提高引起,是一種“供給創造需求”的現象。
其五,轉到因重新定義而出現的崗位上。以前不符合就業定義的活動,如今在整體勞動生產率的支撐之下,可以被社會承認為“就業”,並以轉移支付的方式得到補償。舉一個例子,如果一個人自認為是“作家”,卻沒有作品出版並獲得酬勞,按照失業的調查定義,這種“在過去一周內未從事一小時以上有報酬工作”的狀態,則不被算作就業。但如果社會負擔得起,也完全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就業。
與此相類似的情形,還包括那些不再尋求就業的人群,這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當事人有供養來源,例如索性採取啃老等方式“躺倒”;另一種是無需就業,卻可以得到普惠性的社會福利支撐。例如,如果實施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制度,就形成一種環境,使受到就業衝擊的一些人選擇不再參與傳統意義上的工作。
根據經濟史上人類應對技術替代就業現象的長期經驗,可以提煉出幾個原則性建議,即通過制度建設、政策調整、體制改革引導技術發展以及市場主體行為,最大限度做到幾個“同步”:1)保持崗位破壞速度與崗位創造速度的同步性,特別是在數量上盡可能使轉崗成為可行的;2)保持各行業生產率提高速度的同步性;3)保持AI替代勞動力的速度與培訓勞動者能力的速度同步性,盡可能縮短再就業摩擦期;4)保持生產率提高與生產率分享的同步性,這也是公平與效率統一的要求和體現。
從政府職能的角度保障落實以上原則,還可以從若干既重要且緊迫的應對之策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