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香港應成立“公共政策研究所”
來源:大公報 作者:羅祥國
香港的經濟發展近年遇到不少挑戰,每屆政府都嘗試不同的新政策,為經濟社會注入新動力。要確保特區政府未來發展策略的持續性、協調性,特別是公共財政政策、人口政策以及新產業政策等方面,確保香港的長遠發展需要,需要有新的制度性安排。
長遠政策研究──有待強化
政府擁有最大的公權力制定公共政策,應積極為香港的各方面長遠發展進行政策研究;但政府的政策研究一般只集中於一些社會當前面對的熾熱問題,至於推動長遠政策研究的能力,有所不足。事實上,每屆新政府上任都會公布一些《藍圖》,例如2022年公布的《青年發展藍圖》;而另外一些長遠政策文件,亦不時作出修訂,例如《長遠房屋策略》。這些都是重要的政策文件,但如何能推動香港的經濟增長,以及提升市民的幸福感,並沒有更詳細的論述。此外,政府不時會外聘顧問公司進行長遠的發展規劃研究,這大部分是涉及基礎建設和土地規劃,其與社會民生及經濟政策的關係,亦是需要政府作持續追蹤性評估的。
以公共財政政策為例,政府於2000年成立的“稅基擴闊的新稅項事宜咨詢委員會”,向財政司提交了有關香港稅務改革的報告;認為政府應該透過開征銷售稅,來解決未來財政結構性赤字的問題。當政府於2006年參考此報告,就開征相關稅項公開咨詢時,社會大眾(包括各主要政黨)卻因為加征銷售稅的可能負面影響,強烈反對,迫使當局於咨詢期結束前,便宣布擱置該政策。由此可見,政府原本的研究並不夠周全,以及對社會的政治反響評估不足。在另一方面,根據政府最新的預測,未來五年的經營賬目和非經營賬目的赤字情況會按年收窄,但在恢復盈餘前如何處理積累的財政赤字,回歸基本法第107條的精神?這是大家都關心的。
就人口政策方面,政府相關部門先後於2003年及2012年發表了兩份報告,前者只留於課題確立的層面,而後者則主要針對“雙非”問題。即使“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於2015年發表了另一份較完整的人口政策報告,但除了在釋放本地勞動力上有較積極的論述外,其他重要的人口政策範疇都得不到足夠的關注。舉例來說,鼓勵生育本是人口政策的根本,然而有關報告鮮有參考國際經驗(例如更友善的育嬰和育兒政策),以及引入措施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政府當時建議透過推出“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吸引港人子女回港發展,計劃一直沒多大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