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網評:新能源巴士技術沒有最好,衹有更好
來源:大公報 作者:譚兆棟
根據香港運輸署資料,截至2024年4月底,香港已登記的電動專營巴士(包括氫燃料電池車)衹有90輛,而截至今年6月本港的註冊車輛數量達807975輛,電動專營巴士數量的占比不到1%,可見電動巴士和氫能巴士在香港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
毋庸置疑的是,發展新能源車輛和綠色公共交通是大勢所趨,亦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但兩種技術各具優點,同時於香港應用仍存在不少挑戰。發展公交新技術,沒有最好、衹有更好。
電動車的最大優點是環保,營運成本不高且節能。以電動雙層巴士為例,相比傳統燃油巴士,能顯著減少廢氣排放,有助改善路面空氣質素和降低噪音污染。雖然電動巴士技術正不斷進步,但香港的電動車市場仍未算十分成熟,仍面對電池續航能力低、充電時間較長及廢棄電池回收處理等技術挑戰。
首先,香港電力成本不低,碳排放也相對較高,香港現時約三分之二的碳排放源自發電,而香港仍以煤作為發電燃料組合之一,令電動巴士對減碳總體大打折扣。
有些人認為電動巴士效率比氫能燃料電池效率更高,其實是誤解。能源效益應從最早源頭到末端整體去看。在末端應用電池比氫燃料電池效益高,但源頭的燃煤或天然氣發電卻存在大量效率流失。新式天然氣發電機組效率為50%至60%左右,而舊式的燃煤發電機組效率僅為30至40%左右。所以從源頭到末端電動巴士,電動巴士與氫能巴士對能源使用總效率其實相差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