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清泉在北京礦業學院電機實驗室指導學生。(受訪者供圖) |
抗日戰爭時期,愛國僑領陳嘉庚在南洋多次發表演講,號召廣大僑胞團結起來,共同為祖國的抗戰貢獻力量,陳清泉也深受鼓舞。初中畢業時,他和同學們選擇將舉辦宴會的錢省下來,通過陳嘉庚的地下錢莊通道,捐給祖國延安購買抗日用的飛機。
“新中國成立後印尼有一陣‘回國熱’。有的學生因為父母不同意就‘私奔’回去。我也想‘私奔’回國。”陳清泉笑道,當時的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文化專員勸說他留在印尼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他聽後留在印尼專心學習。
陳清泉說,由於印尼偏遠地方的民眾不瞭解新中國的情況,他就利用暑假的時間組織巴城中學的同學排練舞蹈“雄赳赳氣昂昂”,到巴厘島演出和宣傳。
1953年6月,陳清泉放棄英國劍橋大學的讀書機會,登上“芝利華”號郵輪,經過8天的海上顛簸經香港回到祖國。為了省錢,陳清泉和同學都住在客艙最底下一層。
陳清泉回憶道,大批華僑學生在暑期回國參與中國大學招生考試,椰城碼頭丹戎不碌港送行的隊伍非常壯觀。
開船前,陳清泉和同學們蜂擁到甲板上,與岸邊的父母親揮手告別。陳清泉拿著綢帶一端,父母親拿著另一端。當船徐徐開動之時,綢帶掉落,陳清泉和父母親潸然淚下,不知何時才能團聚。
回國後,陳清泉參加了當年的全國聯考,進入北京礦業學院(今中國礦業大學)機電系學習。在“礦井電機車”課上,陳清泉瞭解到礦井用車不用內燃機,而是用電動機作為動力來源。這再次啟發了他的思考:“這樣的原理可不可以用在汽車上?”
1957年陳清泉畢業並留校任教。當時的中國由於沒有低頻發電機技術,礦井提升機的自動化發展受到了制約。陳清泉根據煤炭工業部從國外考察帶回的簡易使用說明書等資料,製造出低頻發電機。此後,他又研製出了中國早期的直線電機等,填補了中國相關工業領域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