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據新華網報導,車企不僅造車,也開始造機器人了。
前不久,廣汽推出了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GoMate,計劃2025年實現自研零部件批量生產,並率先在廣汽傳祺、埃安等主機廠車間生產線和產業園區開展整機示範應用。
小鵬、奇瑞、小米、上汽等多家車企也紛紛通過投資或自研方式入場,發布人形機器人相關技術、產品或規劃。
車企跨界角逐人形機器人,為這個本就備受關注的新賽道加了一把火,也讓我們對汽車產業和機器人產業的未來有了更多想象空間。
細細想來,從汽車到機器人,有著不少共通之處。業界曾用“輪子上的機器人”形容不斷進階的汽車。不論是無人駕駛,還是座艙內智能互動,今天,搭載著人工智能、視覺傳感、大模型等技術的汽車,越來越像陪伴人類出行的智能機器人。同樣,在人形機器人的研製中,高性能電池、輕量化材料,以及目標識別、路徑規劃等算法,諸多軟硬件都可以從智能網聯汽車中得到借鑒。車企造機器人既有著技術遷移的可能性,機器人進入汽車工廠“實訓”,也便於降低研發成本、加快應用示範。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在產業融合的大趨勢下,如何抓住新的發展機遇,締造新的增長點?一個“+”字背後,道出了新賽道的發展邏輯。
當前,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跨學科、多領域融合的特點越來越突出。未來產業是多種技術和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結果,也必然需要多領域的支撐和多元創新主體的合力。
創新不問“出身”,跨界是很多產業發展壯大的必然。
就拿新能源汽車來說,我們在十幾年前很難想象,將來有一天,市場上購買的汽車不僅來自傳統車企,也會來自手機廠商、互聯網品牌。今天,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已經超過1000萬輛,在三電系統、智能駕駛等領域具有領先優勢,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造車“新勢力”的跨界,以及整個產業體系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