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隨著中國鐵路步入電子客票時代,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的老鐵路人孫昆育,一方面為鐵路事業的飛速發展驕傲,一方面也有些感傷,“我收藏火車票30多年,以後無票可藏了。”
走進孫昆育的收藏間,卡片式火車票、代用票、站台票、月票……各式火車票6萬餘張、重達50公斤,連起來超過1公里,這些火車票不僅是他個人記憶的載體,也成為中國鐵路營業里程突破16萬公里發展歷程的見證。
1990年,孫昆育在客運段工作,每天接觸大量旅客和車票。看到被旅客丟棄在垃圾堆裡的火車票,孫昆育心痛不已,“一張火車票就是一段回憶。看著火車票,我能想起去過這麼多地方、服務過這麼多旅客,挺值得紀念的。”
孫昆育的父母也是因鐵路結緣,孫昆育說,“鐵路修到哪,我們一家便搬到哪。”這也讓孫昆育對鐵路、火車產生了特殊情感。
30多年的火車票收藏從此開啟。開始時孫昆育見票就撿,時間長了,藏品多了,孫昆育收藏的針對性越來越強。列車每到一個車站,他都會向當地人打聽火車票收藏的信息,有時為了找一張票,孫昆育要輾轉好幾個城市。
中國計算機車票母版票、面額高達894000老撾基普的火車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手寫票、雲南高鐵首趟列車票……30多年積累,孫昆育手上有不少難得一見的藏品。“這些火車票可記錄著中國鐵路的發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