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不遠處,就是太行山餘脈紫山,這裡距邯鄲市中心約15公里。因礦產豐富,上世紀80年代以來,紫山中心區內先後出現40餘家煤礦。哐哐當當、轟轟隆隆的挖山采石聲,常年響個不停。
一時獲利,遺患重重:長期粗放開採,致使山林損毀、地表沉陷、生態惡化;設施落後的煤礦企業,又帶來粉塵飛揚、車輛遺撒等二次污染。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時代以來,邯鄲市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持續打響礦山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攻堅戰。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性治理,邯鄲打破自然資源、林業、環保、水利、交通等部門壁壘,綜合推進水域保護、礦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復、周邊環境提升等多項工程。
“我們先後清除小煤礦、煤場、石料廠200餘家,紫山約6000畝的受損山體全部實現治理修復。”邯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湧說。
巧引周邊流域河水,邯鄲為紫山“重披綠衣”:先後植樹逾80萬株,增綠6500多畝,森林覆蓋率從16%提升到96%。
2022年,紫山山腳下,300畝的梯田花海景觀亮相,成了網紅打卡地。2024年,紫山林區又種植了300餘畝林下作物,既可觀賞,又助增收。
曾經“千瘡百孔”的紫山,如今變身紫山生態公園,年接待遊客超100萬人次。陳喜堂帶領20多人開展園區管理,種樹栽花,吃上了“生態飯”。
還林於山,還綠於民。在邯鄲,礦山荒山變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故事接續上演——
磁縣申家莊煤礦整體退出煤炭產能,用活紅色老區資源,躋身國家4A級旅遊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