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近日,江蘇省溧陽市紀委監委會同市農業農村局組成的聯合檢查組,來到埭頭鎮前六村一家村辦企業回訪,該企業負責人說“以前村辦企業財務管理不太規範,現在財務管理嚴格按照制度規定執行,項目、資金都要經過嚴格審批、民主決策,並及時公示。”
上述負責人提到的制度規定是《溧陽市村辦企業管理辦法(試行)》,這是該市紀委監委開展村辦企業經營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的成果之一。
“我們在監督執紀中發現,個別黨員幹部把村辦企業當成‘私人領地’,嚴重侵害村集體利益,因此,集中開展這次治理。”溧陽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偰澤民介紹,為摸清“病灶”,市紀委監委聯合農業農村部門,通過組織鄉鎮自查上報與工商註冊信息逐一比對相結合的方式,摸排梳理全市村辦企業的業務類型和經營狀況。在此基礎上,圍繞村辦企業運行情況、職能監管部門和鎮村履責情況等,以資金使用、工程建設為切入點,對全市村辦企業開展了一次全面“體檢”。
為提升發現問題的精準度,溧陽紀檢監察機關運用數字化、信息化賦能,通過各類數據庫分析、比對、碰撞,抓取疑似問題線索;同時,著力打通部門之間數據壁壘,精準發現村辦企業經營管理異常、非法占地、違章建築等問題。專項治理開展以來,全市發現問題線索11件,立案查處13人。
綜合分析研判涉村辦企業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溧陽市紀委監委歸納發現該領域註冊管理不規範、財務審批不嚴格、監管約束機制缺失等問題較為突出。具體看,註冊管理不規範主要是由於缺乏必要的審核把關機制,個別黨員幹部利用註冊的“空殼”村辦企業,騙取套取上級獎補資金。社渚鎮某村黨總支書記霍某某等人以村委會成立的村辦企業名義編造虛假項目資料,套取科技項目獎補資金,用於支付村委的非正常招待開支,最終霍某某受到嚴肅處理,其他相關人員分別受到相應處理。
記者瞭解到,財務支出使用隨意,財務內控機制匱乏也是此次專項治理發現的一個共性問題。比如,村辦企業經營性收入、支出經由個人賬戶中轉支付;集體資金報銷流程不規範、報銷單據不完整,為違規報銷、接待留下空間等,存在較大廉潔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