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國汽車累計出口641萬輛,超過2023年出口量。(圖片來源:大公報) |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據大公報報導,展望2025年,外部形勢仍有隱憂,包括可能出現的“關稅戰”及“科技戰”等脫鈎斷鏈風險,其負面影響不容忽視。但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有望更好地實現量增和質變的平衡,加快邁向高質量發展。
按當季增速來看,2024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也高於主要大型經濟體。由於宏觀政策超強發力和改革創新政策持續落地,國際機構普遍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測值,困擾其中的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等重點領域風險得以化解,以及國內需求不足等問題正逐漸改善,這些利好因素以及新動能培育等帶來的實質性進展也增強未來發展信心。
第一,宏觀政策精準發力,有力支持經濟穩增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分析當前經濟形勢時,既點明面臨的外部環境不利因素,也堅定指出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並明確2025年九大重點任務,其中將擴內需置於首位,同時強調推進科技創新、深化改革、高水平開放、新型城鎮化及鄉村振興、區域戰略等。總的來看,會議明確2025年“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市場和機構普遍預測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目標值可能設定為5%左右。
改革釋放巨大潛力
從各方面政策組合拳來看,財政赤字調升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將接續發力。前不久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明確2025年打好政策“組合拳”,包括提高財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等有力政策舉措。財政發力點還包括安排發行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特別國債、推進6萬億元化債方案落地等。市場和機構預計2025年財政赤字率可能提升至3.5%至4.0%。
貨幣政策方面,2025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同樣釋放清晰信號,強調“擇機降准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金融總量穩定增長”,以及“科學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等,展現貨幣政策前瞻性,並加強財政政策配合,為經濟穩定增長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市場和機構預計2025年有望降准1個百分點及累計降息60個基點,並繼續調降存量房貸利率。
第二,深化改革舉措陸續落地,將激發經濟發展活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這也是深入推進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確立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