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2日電/據新華社報導,記者1月22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我國科研團隊通過技術創新,開發出新型太赫茲波偏振調制器,可實現對太赫茲波偏振態的高精度動態調控,有助於推動太赫茲波在新一代無線通信、文物無損檢測等領域加速應用。
此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陳學權研究員、方廣有研究員團隊聯合南京大學吳敬波教授團隊共同完成,相關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光學》發表。
據介紹,太赫茲波是指頻率在0.1太赫茲至10太赫茲範圍內的電磁波,在電磁波譜中位於微波與紅外線之間。由於具有大帶寬、穿透性強等特性,太赫茲波在新一代無線通信、材料檢測、生物醫藥等領域具有巨大應用潛力。
“要實現太赫茲波在上述領域的應用,精準控制太赫茲波的偏振態是關鍵,但這具有非常大的挑戰性。”陳學權介紹,由於太赫茲波具有大帶寬特性,且波長比可見光長近3個數量級,對偏振調制器的材料和結構要求非常高。
此項研究中,團隊通過調節偏振調制器的兩個關鍵參數——金屬鏡-棱鏡距離和液晶雙折射率,最終解決了上述難題。與其他太赫茲波偏振調制器相比,團隊研製的新型偏振調制器在多功能性、大工作帶寬、高控制精度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通過這種新型偏振調制器,團隊可以輸出任意太赫茲波偏振態。
“這一成果可滿足材料物理特性研究、生物制藥品質監測等應用需求,也可在高速通信中降低傳輸損耗、提高數據吞吐量。”陳學權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