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最初的突破點會有哪些難度呢?
孫聰:首先要把氣動布局,要做得很清楚,就是說在滿足固定迎角下,24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下的一個氣動布局特性研究,再第二個就是,要把載荷情況搞清楚,就是說我的攔阻鈎一鈎上,那麼大的力,要把拉來的這個集體結構,這個力怎麼能傳出去,要設計一個什麼樣的輕巧的結構,能使它承載這個力,結構不被壞,用的重量最少。
記者:但是這個在國外不是有成熟的經驗了嗎?不能直接借鑒嗎?
孫聰:國外有成熟經驗,我們並沒有國外的具體的圖紙,具體的實物,我們都沒有。
記者:就完全要靠自我研究?
孫聰:即使給你一個實物,比如說材質的強度的那個各種材料的系數,用的什麼樣的材料不一樣,材料的系數不一樣,我們都是沒有的,一定得從原始正向的載荷拿到,然後結構形式、選材,來做實驗,然後最終設計出我們的產品。
記者:也就是說這個攔阻鈎,很普通的一個部件上,其實背後承擔的很多的數據和複雜的一個計算?
孫聰:是這樣的,飛機結構給拉壞了也不行,相當於是你這個鈎子很強,鈎子相當於手,手腕也很強,但是胳膊這兒不行,脫臼了怎麼辦,一拽那麼大力受不了,這裡頭一系列都得做好,而且要以最輕的重量代價來做。
解說:眾所周知,艦載機著艦是在大氣擾流環境下進行,有人把它比作是在刀尖上的舞蹈,如何使艦載機安全著艦,“飛鯊”團隊在技術設計上,攻克了諸多關鍵技術,而在殲-15尾部的攔阻鈎正是創新的亮點。
記者:但是凹槽這麼小的話,這個鈎的難度是不是就會增大?
孫聰:不會的,鋼索長一點它就是退鈎的時候,就很難了,就飛機攔阻下來方便,攔阻以後呢,它飛機發動機收回油門以後,鋼索有張力,使得飛機往後有一個倒退,倒退一點點的時候,這個鈎就從上面掉下來了,飛機就可以滑出來了,如果你太長了,它就掉不下來,脫鈎脫不上來,等於是降落跑道就阻塞了,所以說設計上既考慮這個攔的能力,又考慮脫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