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9日電(記者 孫儀威編譯報道)中國的邊陲省份與周邊鄰國的貿易如火如荼,許多小項目甚至不需要北京的批准就可以直接進行,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對此,日本《外交官》雜誌網站刊載印度金達萊國際事務學院(The Jindal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研究員崔迪維什•辛格•邁尼(Tridivesh Singh Maini)文章指出,印度應在邊境貿易上好好向中國學習,模仿中國的“門戶模式”,大力開發本國的邊境貿易。全文編譯如下:
如果有人(包括印度)想要看看世界對於中國是如何進行論述與討論的,就會發現其中大多都是關於中國在過去幾年中驚人的經濟增長率與飛快的基礎設置建設。而且,也總有拿中國的基礎設施與印度最為先進的大都市中的基礎設施進行比較,即便是在這些城市中,相比之下,也顯得明顯落後。除了就這些經常討論的問題之外,在安全領域,人們也在關注中國是如何向外界擴張其影響的,其中包括向同中國最為接近的鄰居——東南亞,中亞與南亞。
儘管許多文章時常寫到中國向外延伸的戰略與經濟——特別是向其鄰國延伸——需要著重注意的是,這種延伸既非是在下意識的情況下進行的,也非是受到某種因素的影響而作出的反應——這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行為。再者,北京與中國邊陲省份之間有著很好的協調,給予這些省份充分的自治權,特別是在經濟外交方面。事實上,在近期訪問雲南的時候,我發現中國的邊陲省份若要與鄰國進行一些小規模的項目,根本無需北京批准。雲南之所以一直在此方面處於領跑地位,不僅是因為它充分利用了其戰略地理位置,同時也利用了它在經濟領域的高度自治權。
除了中國邊陲省份能夠享有相對的經濟自治權之外,中印兩國在邊境地區上的態度差異同樣也值得注意。
對於前者來說,他們正試著向邊境地區的居民們灌輸一種關於他們所處的地理位置的自豪感。事實上,這些居民正是中國“門戶戰略”的關鍵人員。在雲南的省會昆明,關於南亞與東南亞的引用隨處可見。在昆明市內的一處重要的場所就被命名為“南亞廣場”(South Asia Squ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