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維也納金色大廳成中國“演員”卡拉OK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6 17:55:16  


  中評社北京9月26日電/近日網上爆料,今年以來,已有130多個中國文藝團體和個人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台,但真正的觀眾卻寥寥無幾。金色大廳成了這些“演員”們的“卡拉OK廳”。

  人民網報道,只要交場租,任何人都可在金色大廳彩排和演出。應該說,金色大廳在維也納的音樂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其中的演出也不乏精品。不過,近年來在國內一些媒體、機構和企業的熱炒下,金色大廳儼然已成為“世界音樂聖殿”的代名詞,仿佛只要登上這個舞台,就意味著個人或團體的音樂造詣獲得了國際認可。

  然而,真實情況又是怎樣呢?

  細究起來,維也納金色大廳並非一座獨立建築,而是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大樓中眾多音樂廳中最大的一個,正式名字叫“音樂大廳”。因其內部裝飾以金色為主,而得了“金廳”的別名。這裡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常年演出場地,每年由該樂團獻上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就在這裡舉行,隨著音樂會影響的擴大,這座金碧輝煌的大廳也通過電視轉播提高了知名度。

  1998年,中國中央民族樂團在這裡成功舉辦了中國新春音樂會,成為首個登上這個舞台的中國音樂團體。金色大廳的名字也從那時起慢慢進入中國人的視野。到如今,這個名字已廣為流傳,甚至還被維也納音樂協會用在了自己的中文網站上。

  當地人都十分清楚,金色大廳按照商業模式運行,與中國人心目中的“殿堂”相去甚遠。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的管理下,這裡只是一座供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們切磋技藝、展示自我的有償活動場所。只要交付場租,無論音樂素養高低,任何人都可享有在金廳彩排並演出的權利。
  
  這也就難怪,出現在金色大廳舞台上的中國團體和個人演出水平參差不齊。有的藝術水準極高,足以讓“內行”的外國觀眾刮目相看;有的則實在不敢恭維,逼得一向矜持的奧地利人中途就做了“逃兵”。

  中國音樂會上座率普遍不高,有些演出更像演員們的自娛自樂

  畢竟,對於部分腰包鼓起來的中國人來說,大廳兩三萬歐元的基本場租費並非高不可及。更何況,若以炒作為目的,相較於在國內接受培訓或包裝,登上金色大廳舞台“鍍金”的性價比要更高。

  於是,就有了專業演員自費或拉贊助登台獻藝,有了音樂團體籌款前來亮相,有了業餘音樂愛好者甚至是度假的學生、旅遊的老人凑錢登台的情況,又或是企業界人士花錢為自己或親友圓夢的演出。

  近年來,中國人對在金色大廳“露臉”的熱情更加高漲。據統計,今年1月至8月中旬,國內各類團組在金色大廳共租用場地27場,至少有133個院校和團體參加了在這裡舉辦的各類音樂會和演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