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殲31密集試飛 中國發展四代機與美爭奪市場
|
文章指出,殲-20和殲-31都具備隱形特點。然而,判斷這兩款飛機的能力仍極具挑戰性,因為對軍用飛機的性能而言,系統和傳感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在對殲-20和殲-31採用的技術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前,不可能準確地將這兩款機型與其他第五代戰機進行比較。此外,隨著新技術的完善和發展,最終的量產型飛機可能與目前處於試飛階段的原型機在一些方面有很大差別。
運輸機提高顯著
文章稱,對航空業和解放軍來說,更重要的里程碑可能是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的運-20戰略運輸機在2013年1月的首飛。運-20是首款真正國產的大型運輸機,表明了中國工業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儘管它配備的是俄羅斯航空發動機公司製造的D-30KP2發動機,顯然也引進了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的設計。這款機型的出現也為今後研製真正的空中加油平台提供了潛在機遇,從而克服解放軍目前的機群存在的兩個關鍵弱點。
與此同時,陝西飛機工業公司的運-9項目進一步證明中國對空運能力正在加強重視。運-9是對該公司生產的運-8戰術運輸機的全面現代化升級,包括重新設計的機翼、增壓機身以及新的6葉螺旋槳。
隨著貴州航空工業公司的教練-9和洪都航空工業集團的教練-10教練機都進入量產階段,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海軍先進的噴氣式教練機機群現代化改造也正式開始。
旋翼機方面的進展喜憂參半。儘管中國人民解放軍存在迫切需求,但國內工業部門還沒有研製出合適的中型和重型運輸直升機機型。哈飛航空工業公司的直-9承擔部隊運輸(直-9B)、反潛戰(直-9C)、對地打擊(直-9D)和近距離空中支援(直-9WZ)等一系列任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缺少本土生產的可靠機型來滿足這些要求。
文章指出,今後,對哈飛航空工業公司與歐洲直升機公司聯合研製的直-15民用直升機進行軍用改造以及與西科爾斯基飛機公司的S-70(UH-60)“黑鷹”直升機類似的一款未命名機型(往往被稱為直-20)是短期內最可能成功填補空缺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