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中國月球車登陸月球。 |
中評社北京12月18日電/環球時報發表文章稱,“嫦娥三號”“落月熱”迅速在中國媒體上冷卻了,這一舉世矚目的成就被中國輿論當成了“常態化”事件。這從側面反映中國社會開始有了那麼一點寵辱不驚,人們對國家未來抱有更多預期。2017年就可能實現著陸器從月球返回地球,那幾乎將是中國人登陸月球的預告。
中國的月球探索並不是為了同誰競爭而設計的,包括我們的太空站建設等等,都在嚴格執行中國自己的計劃和節奏。但外界可不都這麼想,中國的月球項目會給一些國家帶來緊迫感甚至壓力,在很多人看來,中國崛起本身就充滿了競爭性。
如今的中國,已經很容易被搜集到“野心勃勃”的材料。中國的GDP已大約是德國、法國、英國的總和,中國的國防經費也已是世界第二,中國在造航母,研發新戰機、新型潛射導彈,現在又把“玉兔”送到了月球上,誰敢說它不被寫進美日等國的內部安全報告裡?
一些外部力量會帶著種種疑竇審視我們,甚至惡意編排我們,我們將不得不與外部做不厭其煩的溝通,但讓美日等都相信我們和平崛起的誠意非常難。
亞太地區針對中國的防範性布局或許會不斷新織出一塊。日本17日剛剛通過十分激烈的《防衛計劃大綱》等法案,這當然不是“嫦娥三號”招來的,但日本正式組建奪島部隊顯然也不是僅僅是衝著釣魚島去的。日本在向中國崛起示威。
說到底,對一個已經發月球車的國家使用武力進行脅迫,這會被認為很蠢,因而前不久美國兩架B-52前來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示威,特意不帶武器。美國讓自己的行動既堅決,又表現出“優雅”。
美國面臨如何同中國進行戰略博弈的挑戰。目前中國已經形成對美的強大抗壓能力,美國如果把自己不受大的損失作為前提,它能夠撬動中國的杠杆已經越來越少。
然而有一個杠杆美國和它的西方盟友一直用得比較順手,它就是對中國社會“攻心”,從思想和價值觀上潛移默化地影響部分中國人。中國前進的腳步咚咚作響,但仔細聽,民間的步點不那麼協調了,“逆下一篇向愛國主義”(有人稱之為愛美國主義)至少在微博上有了調侃嘲諷傳統愛國主義的力量。我們目前不太清楚,這樣的多元化發展下去,中國社會將走向活躍繁榮,還是出現這個國家難以承受的負效果,這兩者究竟哪個會是它的最終結局。
也許,認為“玉兔”在月球上跑了,中國就會因為更強大而變得更安全,前途似錦,這種想法是輕佻的。“玉兔”同時是中國樹大招風的標誌,我們可能本來還想再“韜光養晦”幾年,但“嫦娥”在給我們帶來驕傲和希望的同時,也讓我們在世界上更加眾目睽睽。
上世紀世界上或者地緣意義上的“第二大國”基本都以悲劇告終,中國如今來到了“老二”的位置,我們沒有理由可以相信自己會天然成為特別幸運的例外。
世界的矛盾、所有大國的雄心、霸權的守成願望等等都會跟中國發生牽連,形成圍繞我們看不見的大漩渦。中國國內的問題也會在這個漩渦裡受到新的攪拌,製造各種尖銳的感受。中國的強大是力量,但會有更大的外部壓力與我們對衝,很難說“老二”不是中國的一個險境。
團結在未來的日子裡對中國比什麼都重要。我們的硬實力導致了已經沒有人能扳倒我們,但外部力量還剩下唯一的希望,那就是促使我們從內部自行瓦解。我們當然用不著整天為此憂心忡忡,但這一點是前進的中國切不可疏忽大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