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幾乎與中國艦艇相撞的美軍巡洋艦考彭斯號。 |
中評社北京12月21日電/新華網報道,第四屆“縱論天下”2013國際問題研討會18日在京舉行,與會專家就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周邊外交布局新思路、中國如何應對亞太局勢走向、全球熱點問題與經濟形勢等議題進行了熱烈深入的探討。以下是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原所長、海軍少將楊毅的發言。
促進中美兩軍良性互動,為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提供“正能量”
2013年我國安全環境得以改善,這裡主要靠我們的努力,也有客觀上有利因素。從我們主觀努力方面,我們採取了“抓住重點、著力支點、管控熱點、冷靜布局、塑造態勢”的柔性攻勢外交,具體舉措剛柔並濟、處置得當。
同時,我們的軍事力量建設進步顯然,把握“低調加速發展軍事力量、適度顯示力量、謹慎使用力量”的原則,配合了我外交柔性攻勢的效果。我國在海洋維權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適時公布在東海設立“防空識別區”是一個重大的舉措。東海方向,在與日本圍繞釣魚島的動態平衡博弈中,變被動為主動,力量和態勢都在朝著對我國更加有利的方向發展。在南海方向,通過主動與東盟開展對話,穩住越南、孤立菲律賓,整體形勢得以緩和。與此同時,我們還需清醒地看到,外部安全壓力依然不小。美國和日本修改美日安保軍事同盟指針,美日兩國各懷鬼胎,相互利用,其中針對中國具有非常重要分量,未來海洋方向的爭端有可能引發動蕩。
我國外部安全形勢得以改善的外部因素,是美國在國際安全事務中更加呈現“力不從心”狀態。受財政赤字困擾,美國的全球戰略目標與軍事能力之間差距的矛盾更加突出。在軍事力量建設中,在著眼於增強未來軍事競爭優勢,與維持現有軍事力量規模與海外部署行動強度之間的“兩難困境”選擇更加明顯。斯諾登事件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國際形象。在軟、硬實力兩個方面都受傷不輕的美國,軍事介入地區和全球熱點問題的能力與影響力衰減,參與沒有涉及美國直接重要國家利益的軍事行動的意願不斷下降。但是,繼續謀求未來軍事競爭高地,努力保持領先其它軍事強國“代差”級別優勢的目標沒有改變。
在此戰略背景下,美國對其重返亞太戰略進行了策略性的微調,加之我主張與美國發展新型大國關係,使得美國對我戰略壓力相對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