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某些消息,烏克蘭早在90年代後期就向中國轉讓了UGT25000燃氣渦輪發動機生產許可證技術,在西安航空發動機企業以QC280和QD280為名進行生產,但是直到現在批量生產仍有問題。據稱,QC280原型已在第二艘052B驅逐艦上進行了試驗。至於1163TV83柴油機,同樣根據從國外引進的許可證技術在中國境內生產。
在氣墊船發動機方面,烏克蘭公司為12322型“歐洲野牛”小型氣墊登陸艦研製的M35動力裝置最為出名,總功率5萬馬力。根據2000-2004年的兩項合同,俄烏公司合作向希臘出口該型戰艦,其中兩艘由俄羅斯“金剛石”造船聯合體供應,另外1艘由烏克蘭費奧多西亞市“大海”造船廠交付。烏方合同義務是建造2艘,但是第二艘因技術狀況不能令用戶滿意而停止交付。2009年烏克蘭特種出口公司簽訂了多少有些爭議(向中方轉讓技術文獻)的合同,向中國海軍供應兩艘958型“野牛”氣墊登陸艦,由“大海”造船廠建造,計劃在2012-2013年交付(第二艘在今年克里米亞危機期間提前交貨)。另外還計劃在中國境內,在烏方專家參與下,建造兩艘同型登陸艦。
雖然“曙光-機械設計”科學生產綜合體是烏克蘭最成功的國防企業之一,在軍用船舶燃氣渦輪發動機生產領域,在獨聯體國家中處於壟斷地位,但是生產情況卻相當矛盾。在沒有俄企業參與的情況下單獨對外出口供應極其困難,實際上只繞過俄武器出口商和企業簽訂了3項一次性對外供應合同,包括為中國958型“野牛” 氣墊登陸艦提供4套動力裝置,為新加坡ACV-1氣墊船和美國“羅伊-韋德”號集裝箱滾裝船供應新型渦輪機。
由於烏克蘭在軍用艦船設計和自動化方面的能力極其有限,因此“曙光-機械設計”公司的國內市場極小,而俄羅斯、中國、印度等傳統造船市場已經相對飽和,同時非常重視自給自足,積極促進相關生產的本土化,包括燃氣輪機方方面,因此俄烏艦船採購規模預計將會明顯減少,船用發動機訂單自然隨之減少。第二個挑戰是烏克蘭公司與西方發動機製造商,尤其是通用電氣公司的競爭加劇。另外,中國和印度除了推行進口替代政策之外,這兩個傳統市場的萎縮也將對烏克蘭公司形成更加嚴重的挑戰。不過,俄羅斯雖然開始轉由本國企業生產船用燃氣輪機,但是和組織國內企業生產直升機用發動機一樣,在船用發動機本土化生產方面仍舊未能取得較大進展。 |